第一百零三章 · 四时节气 君名九方(1/3)
作品:《洪荒之牧道遂古》不需要风牧去思考这份名单的含义,大司命主动说了出来。
这上面都是人族现存的人道神祇,最上方的几个神名模糊不看,无法辨认。
第一个能够被辨认出来的神名便是“御日”二字,这是春皇宫大罗羲和的神名。
在这些人道文字亮起的时候,每一位对应的人族都有所感应。
几位气息强大、显化人道神祇法身的人族强者一一上前拜见,太昊氏垂询之后,继而看向了风牧。
心中一惊,在他的感应中,还有更多深不可测的人族立在各处,没有与人皇叙话。
诸位人道神祇都是大致表述了一番对人道职权与养生治民的心得,风牧也组织了一番语言。
“后稷”的职权最开始凝聚于教民耕稼之事,由九嶷部族气运催生。
不过彼时的九嶷部族气运并不深厚,更多的还是依赖他自身造化人族的气运和曾身合洞真界真灵炼出神祇的经验。
后来随着族群勃发,九嶷部族开始影响南荒之后,神祇“后稷”的职权才开始稳固。
这也是为何风牧与人斗法时更多的是借用神祇法身神力,而不是以权柄压人。
在巴蛇之乱后,他的神祇法身晋升金仙位格,才算真正完整。
之后又有从九嶷部族传出的“甲子九灵”和外证金仙之法,前者给了“后稷”勾连大荒的权柄,后者则进一步推涨了气运。
可以说,风牧能够顺利踏入洞虚之境也是得到了新生的权柄相助。
原本他认为假洞天福地会是机缘所在,当然这也没错。
假炼天地确实给了他修行洞虚的思路,但“甲子九灵”带来的勾连大荒的职权则真正让他与天地紧密相连。才能做到以人身御天地。
不过这些人道权柄都过于零散,有一些位不配德的意味。
这件事子熙和其他人都隐约提到过,他自己也有所计较。
风牧真正希冀的便是在大祭礼上得到人皇认可,能够推行四时分治之法。
因为他出世也不过千年而已,所以比其他人讲述的时间要短一些,但各种见地颇有深意。
无论之前有没有和他交流过的人族听到他的各种想法,都觉得受益匪浅。
这一次风牧面对人皇更是毫无保留,结合前世所得娓娓道来。
或许有些在现今洪荒之中有些不合时宜,但也没有谁是生搬硬套的死脑筋。
风牧的话让很多部族领袖对族中存在的问题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他的想法表示认同,风牧显出的神祇法身越发神光溢彩了起来。
说完之后,风牧静立当场,等待着太昊氏垂询。
“大善,后稷造福人族、功德不浅,只是大荒广袤异常,地域之间差异深重,如何让各地人族都能借鉴九嶷部族的民生之道?”
来了,心头一跳,风牧凝神屏息,迅速理清思绪:
“牧以为,民生之道,首重于食,洪荒气候莫测,万物生长难料,民生困苦,
人族当订立四时变化之法,是万物生长顺应人道定下的气候变化,而非人族改造环境气候适应万物生长。”
即使是九嶷部族,现在做的也是后者为主,前者为辅。
提高食物产量的办法更多的是让环境更适宜,前者就是培育筛选出适宜环境的的植株。
但这种方法效率终究有限,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人道贵生,自然以民生为先,只是九方诸域,各有不同,如何分订气候变化?”
“黄帝陛下曾订下十天干分化阴阳五行、天地运转,人皇陛下又订立十二地支与天干相合,制定洪荒历法,便为干支历,
牧参悟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