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逸文(2/3)
作品:《慎子》?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而已矣。)
匠人知为门,能以门,所以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淮南·道应训》)
劲而害能则乱也,云能而害无能,则乱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注》)
弃道术,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荀子·王霸篇注》)
多贤不可以多君,无贤不可以无君。(《荀子·解蔽篇注》)
匠人成棺,不憎人死,利之所在,忘其丑也。(《意林》,又《御览》五百五十一引作:匠人成棺,而无憎于人,利在人死也。)
兽伏就秽。(《文选·西都赋注》)
夫德精微而不见,聪明而不发,是故外物不累其内。(《文选》沈休文《游沈道士馆诗注》、《养生论注》)
夫道,所以使贤无奈不肖何也,所以使智无奈愚何也,若此,则谓之道胜矣。(《文选·张景阳杂诗注》)
道胜则名不彰。(《文选·张景阳杂诗注》)
趋事之有司,贱也。(《文选·谢元晖始出尚书省诗注》)
臣下闭口,左右结舌。(《文选·谢平原内史表注》)
久处无过之地,则世俗听矣。(《文选·吴季重答魏太子笺注》)
昔周室之衰也,厉王扰乱天下,诸侯力政,人欲独行以相兼。(《文选·东方朔答客难注》)
众之胜寡,必也。(《文选·夏侯常侍诔注》)
《诗》,往志也;《书》,往诰也;《春秋》,往事也。(《意林》,又《经义考》引此文下云:至于《易》,则吾心阴阳消息之理备焉。未见所出,当考。)
两贵不相事,两贱不相使。(《意林》)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足相容也。(《意林》)
藏甲之国,必有兵遁。市人可驱而战。安国之兵,不由忿起。(《意林》)
苍颉在庖牺之前。(《尚书·序疏》)
为毳者,患涂之泥也。(《书·益稷疏》)
昼无事者夜不梦。(《云笈七签》三十二)
田骈名广。(《庄子·天下篇释文》)
桀纣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乱,关龙逢、王子比干不与焉。而谓之皆乱,其乱者众也。尧舜之有天下也,四海之内皆治,而丹朱、商均不与焉。而谓之皆治,其治者众也。(《长短经·势运篇注》)
君明臣直,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贞,家之福也。故比干忠而不能存殷,申生孝而不能安晋,是皆有忠臣孝子而国家灭乱者。何也?无明君贤父以听之。(按《战国策》有此文)故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二句又见《意林》。据《治要》,在《知忠篇》,其上文与此大异,当考。)(此下逸文并依原刻附入,原刻云载《文献通考》,今检《通考》并无其文,存之以质知者。)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蹠蹻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妻子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按:《逸周书》有此文)
与天下于人,大事也,煦煦者以为惠,而尧舜无德色;取天下于人,大嫌也,洁洁者以为污,而汤武无愧容。惟其义也。
日月为天下眼目,人不知德;山川为天下衣食,人不能感。(《御览》三以此四句为任子文,感作谢)有勇不以怒,反与怯均也。(二句又见《御览》四百三十七及四百九十九)
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二句又见《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