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师李义庭(2/4)

作品:《象棋
象棋有声小说,爱尚小说网在线收听!

于月12日全文刊出;其后,同月15目的《体育报》及月号的《象棋》月刊先后转载,北京广播电台并曾用电视予以播出。这样的浩大声势,真是当时象棋界的一件盛事,对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与王嘉良弈和后,李义庭积9分,但这同一轮杨官璘又力克孟立国,积分跃至11分,两人的距离进一步拉大,给李义庭最后的赶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前文说过,李义庭在1958年全国赛后就进了湖北省体委运动系,从1960年开始,省市体委开始搞合并工作,合并的结果是一并归市,这样李义庭的关系就留在了市体委。从全运会之后,他的月工资调高到了66.5元,与当时中南地区的老运动员、老教练员的工资一样高。后来,他的工资又涨到了令人艳羡的80多元。他之所以会有这样高的工资标准,一方面是因为全国冠军,更重要的就是因为这个全运会亚军了。

好事还不仅此。1960年全国评高级知识分子,全湖北省体育系统只有两人荣幸入围,一个是当时赫赫有名的省篮球教练刘贵乙,另一个就是李义庭了。还有一个荣誉更让李义庭看重,那就是他在同年被推选为武汉市政协委员。

所有这些待遇的获得,都让李义庭对党和组织心存感激,他因此而常常抚今追昔,将解放前后棋手的待遇进行比较,不禁感慨万千,深深地认识到了新旧社会使棋手有了天壤之别的人生。他由此而怀着感恩的思想,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此来回报党和人民的厚爱。

1960年的全国个人锦标赛于10月16日至11月4日在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这届比赛在中国象棋史上具有着非常的意义:其一,首设全国团体赛和女子表演赛;其二,年仅15岁的上海胡荣华“横空出世”,首夺全国冠军,从此开始了其前无古人的“十连霸”伟业;其三,******陈毅元帅在比赛期间曾两次亲临赛场观战,最后,在大会闭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亲自给获得这次比赛优胜名次的团体和个人发奖。

李义庭最后一战与扬官璘直接对决,虽然获胜还可以夺得冠军,但这毕竟难度太大了,因为此战该他拿后手,何况对手又是实力强大且棋风稳健扎实的杨官璘。在分析右思考,湖北代表团都认为这一仗兴风作浪的机会甚微。尽管如此,但为了争取更好的成绩,有一分希望就要进行百分之百的努力,李义庭还是准备在这最后的决战中与杨官璘全力一搏,并盘算好了要用最激烈复杂的斗顺炮迎战。

说来有趣,就在李义庭这边正紧锣密鼓地备战时,杨官璘他们那边也不轻松。虽说杨官璘此战只要弈和即可大功告成,而且他还握有先行之利,但因为事关一枚金牌的得失,广东代表团仍是如临大敌,有人认为,李义庭为保证得亚军,不低于积8分的王嘉良,可能求稳走屏风马。但有人认为李义庭仍会一搏而走顺炮。讨论到最后,还是都同意了后一种说法。于是大家便帮扬官璘研究起顺抱来。等拆好了顺炮,又考虑保险起见,还是把屏风马也演练了一阵,这才放下心来。

激动人心的首届全运会的压轴大戏在25日这一天终于拉开了大幕。杨官璘伸手摆上了他万变不离其宗的中炮,而李义庭则不出意料地以顺炮相迎。两大高手都猜中了对方的心思和套路。

顺炮固然是象棋开局中斗争比较尖锐的变化,但如果先行一方稳扎稳打、小心从事的话,后走的人要想大动干戈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若是不顾后果地蛮干,反而会弄得局面不好收拾。杨官璘正是深知这一特点,因此从布局一开始就摆出一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架式,双车巡河扼守要津,再移开中炮飞起中相,把个阵式构筑得如铁桶一般,然后看李义庭到底有何神仙招可以破城。

面对杨官璘的壁垒森严,李义庭还是竭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