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女子 大师 尤颖钦(1/4)
作品:《象棋》第八百三十六章女子象棋大师尤颖钦
九岁的尤颖钦没有想到,自己学会了下象棋,居然也会像学习成绩那样优秀。
那年暑假,父亲见她把暑假作业写完了,看她闲着无聊,便教她和姐姐下象棋玩。没想到开学后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有没有女生会下象棋的,尤颖钦一听非常高兴,马上举手说我会。
才学棋一个多月的尤颖钦,就这样参加了平生第一次象棋比赛。那是邯郸市首届“棋童杯”象棋比赛。而那次比赛尤颖钦发挥得很不错,稳居前列,到最后一轮时,只要战胜对手就可以夺得冠军,其实那盘棋她本来能够将死对手,可是她没有走将死对手的杀着,却非要吃掉人家一个车,因为她感觉多吃子而赢棋会更好玩儿,结果这盘走输了,只得了第二名。当时赛场上有个很和蔼的中年人,不仅从头到尾看完了她下的这盘棋,而且在赛后还给她复盘讲解。自己下过的棋,竟然让他一步不差地重复下来,这手“绝活”让尤颖钦惊讶不已,对中年人充满了崇拜,因此当这位名叫王宝强的教练问自己是否愿意去体校练棋时,她毫不犹豫就同意了。那时候的她学习成绩很好,在学校是大队长、班长、三好学生,业余兴趣也很广泛,参加了数学兴趣小组、作文兴趣小组、讲故事比赛兴趣小组、手工兴趣小组等,在学校乒乓球比赛中还获得了第二名,此外,她还是学校军鼓乐队的指挥,学习象棋对当时的她来说,无非是多了一项兴趣而已。
学棋的日子里,每天下午下了第一节课,她就背着书包去体校练棋,刚开始是走着去,后来又学会了骑自行车,每天风雨不误地练到晚上7、8点,然后父亲去接她回家。吃完晚饭再写作业,可是已经困得不行了,父亲就逗她,让她把头发用绳子绑起来挂在梁上,学学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动力”,那时侯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因为她对象棋非常喜爱,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苦,只觉得很好玩儿。尤其是每天下午只上一节课,然后就可以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走出教室去体校训练,心里觉得特别惬意、特别自豪。那时候,尽管学校的兴趣班都是不收费的,但每种“兴趣”都得花去很多时间,为了练棋,尤颖钦就把以前参加的很多兴趣班都停了,只担任着军鼓乐队指挥一直到小学毕业,因为那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小时候她家所住的小区有很多人喜欢下棋,而且棋下得都还很不错。一到晚上,他们会在小区的路灯下摆开战场,父亲为了让她提高棋艺,晚上常常会带她到这些“棋摊儿”来,和那些叔叔伯伯们轮番交战。夏天的时候,路灯下蚊虫很多,父亲就拿着蒲扇在旁边帮她驱赶蚊虫。刚开始输多赢少,慢慢地,能和她抗衡的棋手越来越少了,听说这个小区有一个下棋很厉害的小丫头,附近的棋迷很好奇,纷纷前来挑战,她成了这一带的“小名人”。每当晚上父亲带她下楼时,就会听见有人喊,“老尤家那二丫头又来下棋了,赶紧让座!”
八十年代中期,家属院经常停电,晚上父亲就带她蹲在马路牙子上陪她下盲棋,锻炼记忆力。在此期间,父亲还带她走访了邯郸市的很多象棋高手,其中邯郸市的另一位象棋教练陈其老师,对她帮助很大。
但当时的尤颖钦毕竟还是一个刚懂事的小女孩,练棋时间长了,也会有烦的时候,有时候看着别的小朋友跳皮筋、丢沙包,尤其听小朋友们互相讲着从刚电视里看来的故事,也曾让她羡慕不已。
有一次,尤颖钦被所在学校——邯郸市中华桥小学推选为邯郸市丛台区优秀少先队员,并取得了去秦皇岛参加河北省优秀少先队员夏令营的资格,能参加夏令营是她很向往的事情,而且对她这样年纪的孩子来说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但不巧的是,那一年11月份将在河北廊坊市举办河北省象棋比赛,邯郸市体校决定在暑期对所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