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文化(3/4)
作品:《象棋》”谢军也是从中国象棋改行的。
于是就会发现,中国象棋的棋手改行下国际象棋都很快就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甚至可以成为顶尖棋手。为什么国际象棋的棋手下中国象棋就不灵了呢?至今尚未听说哪位国际象棋高手成为中国象棋高手的。
前一段时间听说中国象棋协会在欧洲活动时,有一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在多面打车轮战中逼和了中国象棋的特级大师。但也只是有这么一个消息而已,便再无下文了。
比较两种棋,其实学习中国象棋比学习国际象棋还是要困难一些的。国际象棋的子力没有什么太多的花样,就是直线和斜线运动,而中国象棋的每个兵种都各具特色。估计西方人想要很快适应,并且能运用自如,实在不容易。然后中国象棋的蹩马腿、塞象眼、拆炮架这些玩意估计西方人一看就昏头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底蕴的不同,西方文化就是直来直去,遇到问题都是凭实力干;中国文化刚好不同,往往嘴上说“宁在直中取,不往曲中求”而实际上呢却恰恰相反,往往软实力比硬实力更能决定结果。
这种智慧,西方人想很快就学会简直是天方夜谭,那么下不好中国象棋也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小编倒有个奇特的想法,估计英国那些玩“斯诺克”的高手对中国象棋倒有一点就通的可能。
今年岁的安格斯十分喜爱中国文化,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他曾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医科大学的中医学专业。尽管安格斯不太懂中文,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谢谢”、“你好”,但他对中国象棋十分痴迷,每年在当地举行的象棋比赛活动,他都设法参加。
据说,安格斯曾因工作需要,经常去墨尔本一家较大的图书馆查阅资料。他见那里收藏有围棋和国际象棋的书籍,并且还有供游客下围棋和国际象棋的活动室,却唯独没有中国象棋的书籍。于是他找到图书馆负责人询问,不料这位负责人反而责问他:“你懂中国象棋吗?因为这里没有人下中国象棋啊!”听到这句话,安格斯很生气,马上就和这位负责人论理,最后在他的多次请求下,这家澳大利亚最大的图书馆终于添置了有关中国象棋的书籍,并辟出一间供人下棋的活动室。此后,安格斯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到这家图书馆下棋,还常常为象棋爱好者讲述自己的学习体会。他义务教象棋的这件事,还上了当地的报纸版面。
作为一名地道的洋人,安格斯曾多次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世界象棋锦标赛,并在2007年的第十届世象赛上获得非华越裔组第6名。下个月,他又将代表澳洲参加在广东惠东举行的第届世象赛。他告诉记者,这次亚象赛他自费来到悉尼,做一名义工裁判,主要目的就是为下个月的世象赛作准备,“当然,能见到这么多高手在一起比赛,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安格斯说:“象棋太深奥了,所以我十分希望能有个好老师,教我掌握更多的象棋技巧。”
这个世界上象棋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你一定会认为是中国,其实不然,在东南亚的小国-越南才是象棋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全国六七千万的人口,超过两千万人会下象棋。
其中更是涌现不少的象棋高手,比如象棋开拓者,六冠王梅青明,第一代扛旗人-象棋世锦赛殿军、象棋国际特级大师郑亚生
辉煌时期,阮氏双子星,阮武军,阮成保,二子直接撑起了越南象棋的一片天,长期占据团体赛世界第二的位置,阮武军和梅青明仙去后,阮成保更是撑起了整个越南象棋的一片天,都是差一丢丢就拿世界冠军了,其中最接近的是09年世锦赛最后一轮对阵赵鑫鑫,阮只需守和即可夺冠,但是憾负六脉神剑赵鑫鑫的飞刀之下,委居亚军。10年亚运会,官和马炮士象全残棋竟然负于洪智的车马士象全残棋,至此一蹶不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