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越南(2/3)
作品:《象棋》协会副主任王廷文态度干脆,他说:“敢于组队到中国参赛,就证明他们具备一定实力!而且也很有信心。我们还想请加拿大队呢!他们哪敢来呀!”
如果用“街头巷尾”来形容象棋在中国民间的普及程度,那么在世界上另一个国家,就要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来形容了,这个国家人口只有六千多万,但会下象棋的确有两千多万,普及率远比中国要高,而且他们的象棋协会会长由教育部部长亲自兼任!这个国家就是--越南!
越南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和中国的一样,车马炮将士象字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样的走法,一样的规则,棋盘中间也有楚河汉界字样。
在越南首都河内,商店里随处可以买到中国象棋,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下棋的人,观棋者更是里三层、外三层,尤其是周末的公园里,随处可见。仅胡志明市就有2000多个象棋队,什么少年队、女子队、学生队、元老队,可见象棋在越南受欢迎的程度。
2009年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受邀请造访越南,所见所闻另其感慨:“越南有十多个省份,每一个省份都有专业棋手,这些棋手由政府发工资,如胡志明市,就有12名男棋手,10名女棋手,他每月可以获得大概200美元的收入,相当于人民币1300多,这在当地已经是中上等收入了”。
越南政府对象棋也是非常支持的,棋手参加比赛所得奖金无需上缴,也不需要纳税,全部归个人所有,越南名手吴兰香在2007年获得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夺得女子个人冠军,回国后再获1万美元的重奖,可见越南政府对象棋的支持程度。
对于业余爱好者,越南民间象棋也搞的非常活跃,在胡志明市,每个周末在公园都有擂台赛,棋手只需要支付0.5美元,大约3.5元人民币,就可以攻擂,如果获胜可以获得10美元奖金,而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如果有企业为了宣传还会有赞助,赞助费一般都在100-300美元不等。
2015年第14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在德国战罢六轮,中国国家象棋队郑惟桐执黑棋马炮残局巧杀越南队赖理兄,首度脱颖而出匹马领先,也宣告了“千年老二”越南队又一次争冠的失败。
象棋,起源于中国,系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瑰宝。1990年,首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于新加坡举行,中国、中国台北、香港、新加坡、西马、澳门分列团体前六,吕钦、胡荣华、吴贵临、徐俊杰、余仲明、徐耀荣个人六甲。1995年,第四届世锦赛再次落户新加坡,团体前四由中国、中国台北、西马、越南夺得,这是越南象棋第一次登上象棋的国际领奖台。
自此以后,越南象棋开始了它漫长的世界争霸之旅,1999年,越南1962年出生的棋手郑亚生成为了首名获得世锦赛个人名次的该国名将,正式揭开了他们与中国队对抗的序幕。紧接着2001年,郑亚生再进一步,夺得了当年世锦赛的殿军,仅次于胡荣华、吕钦、吴贵临。
而越南象棋真正的辉煌是由“双阮”阮武军、阮成保创造,2005年,阮武军世锦赛力摘铜牌,与此同时,团体越南队更获得第二,世界赛历史奖牌榜上有了越南队的身影,阮武军与阮成保的组合使除中国队以外的其他诸强望而生叹。双阮崛起的很长一段时间,世界第二均由越南队包揽,不过天妒英才,阮武军2009年正值壮年时因病离世,越南象棋失去了大将。转年,越南象棋最早的开拓者、六冠王梅青明也在半百之际不幸过身,该队连遭重创。
越南象棋危难之际,出生于1978年的阮成保独自挑起大梁,接过了越南象棋第一人与海外象棋第一人的担子,在世界象棋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炫丽的英姿和精彩的棋局。阮成保有“侠客”之貌,出场造型颇似中国《上海滩》里的许文强,其棋风刚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