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乘筑基法,贫道已有定论。”
玄明抑扬顿挫道:“甘露不润无根之草,大道不渡无缘之人。待道元大会结束,贫道会在浮云山中立下一块石碑,上书求真观上乘筑基法,凡有缘之人皆可见此碑。”
元济真人闻言欢喜,追问道:“何为有缘?”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上乘之法关乎练神,缘分与求法者诚意相关。”
元济真人赞同:“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此举合情合理合道。”
玄明继续道:“既是求取筑基法,唯未筑基者可见碑文。”
元济真人点头道:“本就是为兴盛师门,福泽后辈,自当如是。”
玄明再开口:“当然,得见石碑只是初缘,能不能看到上乘法并得传此法,便有看求法者终缘深浅。
贫道会在碑中设下三关,不看修为高低,不分根骨好坏,不论身份贵贱,只看心性、毅力、悟性,三者皆出众者,才真正与上乘法有缘。”
顿了顿,玄明接着道:
“无论结果如何,观碑前,求法者与背后势力都要发下道誓,不可因此找求真观麻烦,若想再求,可来年再试,三次过后,便是彻底无缘。”
此话一出,玄通与玄玉忧虑减半,元济真人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抚掌称赞,笑道:“法不空传,法不固价,法不送人,法不助恶。
道友能摒弃门户之见,立道碑,设规矩,渡善人,择缘而为,贵道尊德,胸襟开阔,智慧过人,思虑周全,贫道佩服。”
这是元济真人肺腑之言,字字真心,句句实意,神态诚恳,表里如一。
玄明捋须,笑而不语。
望着即将落尽的余晖,元济真人起身告辞:“天色已晚,贫道该走了。
玄明道友之言,我会转告给其他道友,他们态度如何,贫道管不着,可我天篆派必会鼎力支持道友。”
他谢绝了玄明挽留,也没让玄通与玄玉相送,大步下山,宽袖随风,飘乎之间,身形潇洒,披晚霞而归,带星月回返,宛如他此刻心情,烦恼随风,心湖澄净,花开见喜。
———
目送元济真人远去,玄明带玄通与玄玉回院,重新落座,玄通终于忍不住道:
“师兄,上乘法非交不可?”
玄玉也满脸不舍,上乘筑基法是求真观立身之本,就这般舍出去实在心疼。
玄明没正面回答,反问道:“若交出法门,我求真观可会丢失此法?”
玄通懂了,在心中飞速算了一笔账后,更是喜上眉梢,赞道:“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还是师兄老谋深算。”
玄玉也懂了,可他依旧不舍:“代价是不是有些大?”
看了眼正直的玄玉,玄明叹息道:“你心中所想,贫道岂能不知?
可世事不会尽如人意,若不交出,那些有金丹真人坐镇的道脉必然会想方设法地谋划,猛虎怕群狼,山中那位前辈能拦住一位,还能拦住第二位、第三位?
只是有些东西,该舍则舍,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玄明转而道:“换个角度想,这对我求真观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叶扁舟行大江,逆水而行,乘风破浪,固然大勇,可容易船毁人亡;若顺水推舟,便可乘风直上,省时省力,以更快速度抵达对岸。”
玄通眼前一亮:“因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师兄此举高明。
趁着事端刚起,这些道宗法脉尚且顾及颜面,我求真观先发制人,定下规矩,占据主动。
这样一来,其他道脉若想获得上乘法,就不得不按规矩来,否则,吃相难看,反而会名声扫地,颜面尽失,沦为风阳郡道门笑柄。”
给了玄通一个赞赏眼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