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当个救世主(2/3)

作者:踏实8
开始发生变化,动作明显像一个女孩子的模样。我告

诉他:“你现在是王菲,正在一场演场会上。现在你给大家作一个自我介绍,然后唱一支你最拿手的歌。”他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个躬,向大家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是王菲,现在我为大家唱一首《传奇》”。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他真的像王菲一样唱了起来,虽然唱得有些走调。台下掌声一片,也没能把他从催眠状态中吵醒。

更有意思的还在后面。我找来一张空白的复印纸,交给这位同学,告诉他这张纸上写了一首诗,让他把这首诗念出来。他接过纸以后,毫不迟疑地念了起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我问他是什么字体的时候,他回答道:“宋体”!

等这场催眠表演结束的时候,很多同学最想问的就是,这位同学是不是我提前准备的托儿。无论我怎么解释,他们都很难相信。直到后来,这位同学出示了自己的学生证,证明他不是我的托儿之后,这些同学才大呼不可思议。

在催眠状态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也会出现暂时性失忆的情况。催眠情况下的意识重构,如失忆、人格转换、无中生有等状态,都有很多实际的应用。比如,对于一些内向性格的人,可以在催眠状态下告诉他,他的性格和某个他熟悉的成功人士的性格一样,这个人的性格就会慢慢地转变。

不过,在催眠状态下也会出现记忆力超强的状态。据说,有人试着在催眠后背单词,一小时竟能背400个单词!现在很多培训班开展的右脑开发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开发。而在催眠状态下,人们甚至能回想起几十年前自己所经历的某些事情的细节。所以,很多催眠师利用这个特性,通过找出来访者多年前所遇到的某种经历,发现他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加以解决。而在国外,警方则利用催眠的这个特点来破案。

加利福尼亚州乔奇拉镇26名小学生及一位大客车司机被绑架一案开了将催眠术用于刑事侦查的先例。催眠师对55岁的客车司机施行催眠,使司机回忆起绑匪所驾驶的汽车的牌号。于是两名嫌疑犯被捕,并被认定犯有绑架罪。从1980年到1987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公共安全局的刑事侦查人员已施行催眠术940例,应用的案件包括强奸案、绑架案、抢而劫案、谋杀案等。美国纽约市警察局也经常利用催眠术破案。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案例:在一个房间里,一位老人正和一名男青年说话,谈着谈着,那名青年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高高举起,悬在空中,原来,老人是位警官,而且是有名的催眠专家。男青年和一起纵火案有关,但拒不提供线索。经过施行催眠,该青年果然在催眠状态下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使案件得以破获。

三国时,曹操率领大军讨伐张绣。在行军路上,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士兵们口干舌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这时,曹操灵机一动,对士兵们讲,“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了,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就是一种类催眠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催眠无处不在,只不过少了催眠师的引导。广义上讲,所有与潜意识沟通有关的现象,都可以称为催眠。每个人其实都生活在催眠中,我们从小到大,就一直被父母、同学、老师、同事、领导所催眠。

比如,小时候摔个跟头,妈妈就会赶紧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看摔疼了吧,疼不疼啊,不要哭啊,不哭了给糖吃。结果,你就被妈妈催眠了,跌倒是因为自己不小心,这样不好,以后尽量不要跌倒。但跌倒是我们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问疼不疼的时候,其实是在暗示你很疼;说不要哭,就是暗示你赶紧哭,而且哭了还会有糖吃,当然要大哭特哭了。

我们从小到大就这样被各种正面或负面信息所催眠,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做。所以,到最后,成了现在我们的这个样子。

1.催眠与透明的天花板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所动物园里,大象被拴在一个不大的木桩上。凭它的力气,完全可以拔掉木桩跑掉,为什么它不跑呢?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动物园的饲养员解释道:这头大象从小就被拴在这个木桩子上,由于当时力气小,它跑一次,跑不了,再试一次,还是跑不了,就这样多次失败,多次暗示,它的潜意识接受了“拴在木桩上跑不了”这个暗示。

从此以后,只要一把它拴在木桩上,它就认为跑不掉了,不管它长成多大的大象,力气有多大,它也不会再去作任何尝试。

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大象稍作尝试,就可以把木桩拔掉,逃脱木桩的约束。其原因是,“拴在木桩上跑不了”这个消极的暗示,使大象产生了自卑心理,它自认为自己无法摆脱这个木桩。正是这种“自卑心理”限制了大象能力的发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