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听到冯保说起张居正,马自强就已经有所猜测,不过他只是微微皱眉并不多言语。
从马自强的角度,他当然是不希望张居正夺情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他很难踏足内阁。
是的,做到礼部尚书位置,继续往上走,就只剩下入阁一条路了。
留下张居正,内阁势必就不需要补人,那他自然就不能进步。
至于说张居正新政对朝廷的益处,马自强自然知道,但他却是不愿意因此就断了自己的仕途。
即便这是太后的意思。
“冯公公,首辅大人因父丧回乡守制,乃是礼制,礼部是不能提出夺情之请的。”
马自强很是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于情于理他都不能答应。
要是礼部奏请“夺情”,那他这个礼部尚书就别想继续做下去了,只会被士林嗤笑为趋炎附势之人。
“马尚书,一点考虑都没有吗?”
冯保看出马自强态度的坚决,但还是争取道。
“不能,某作为礼部尚书,不能带头破坏礼法。”
马自强直言道。
“既如此,那双林就告辞,只希望朝中关于夺情讨论时,马尚书多想想当下朝局变化,不要因为礼法就刻意阻挠。
毕竟,这是宫里的意思。”
其实,冯保知道马自强这里有收获的可能性很小,但他还是第一站就到了礼部,就是要用太后来压马自强,让他在之后关于“夺情”纷争时,礼部稍微收敛点,别那么放肆。
马自强想要入阁,可必须经过后宫同意。
这次,马自强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坐着。
他现在也明白冯保来意,争取他的支持是假,施压才是真。
冯保从礼部出来,就琢磨着接下来该找谁。
这次要找的,必须是能够说动之人,让他奏请夺情。
想到张居正新政,其实最得利的还是户部,冯保就直奔户部而去。
现在的户部尚书王国光实际上已经去了吏部,因为张翰得罪了张居正,已经上交了两份致仕奏疏,就等宫里退回后第三份奏疏递上去批红,他就可以回老家安享晚年了。
而吏部尚书的接班人,就是户部尚书王国光。
现在的户部,是由侍郎李幼滋暂行掌部之权,而户部尚书张学颜还没有从辽东巡抚任上下来。
辽东毕竟是京师东北门户,新的巡抚上任,两人还要进行交接。
再加上请在辽东刚打完仗,许多事务还需要处理,所以张学颜怕是要等到年底才能上任。
让李幼滋上奏,虽然他只是户部侍郎,但是也可以代表户部的态度了。
而且户部的人,几乎都是张居正可信任之人,所以冯保认为他找到李幼滋,事情很容易就能做好。
何况,李幼滋想要更进一步,成为尚书的话,那就得乖乖就范,否则侍郎就是他最后的官职了。
到了户部,冯保很容易就到了户部大堂。
此时李幼滋暂掌户部大印,所以办公是在户部大堂进行,而没有回到他的值房里。
冯保是张居正的盟友,所以李幼滋对他很是客气。
和先前到礼部一样,冯保坐下来后就对李幼重复了之前的话,接着就看李幼滋的表态了。
此时,出来张居正、冯保和宫里人,别人都不知道张居正“夺情”之事,马自强就知道了,但他不会乱说,魏广德也猜到,但更不会乱讲。
所以,李幼滋在冯保说完后,除了惊讶就是紧皱眉头一言不发。
奏请夺情可不是小事儿,虽然看上去户部奏请确实说的过去,但背后的风险也是能够看到的。
首辅丁忧,下面的人都有机会再进一步。
可若是夺情,那就等于挡了别人晋升之路。
实际上,在张居正夺情事件在,许多官员欧,特别是朝廷高官都持反对态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也就在于此。
除了“利”外,剩下的低级别官员掺和其中,则是为了“名”。
“户部这些年的变化,李侍郎应该看在眼里,可以说一句,没有张首辅,现在的户部是个什么样子你应该很清楚,宫里也清楚,所以两宫太后才会希望夺情,让首辅留任守制。
李侍郎,你是聪明人,应该知道虽然这么做有风险,但是看得到的利益也是很大的。”
看到李幼滋态度不明,冯保果断继续施压。
“冯公公,这么大的事儿,我一个人上奏也无济于事啊。”
终于,李幼滋摊手说道。
“你只需要上奏,奏疏自然会在娘娘手里。
至于你担心孤掌难鸣,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希望首辅大人留任的绝对不止你一个人。”
李幼滋想到的,冯保自然也能想到,他只需要上得了台面的人站出来发出第一声,后面自然有人跟进。
不止是冯保的人,张居正想来也会暗中布置的。
虽然昨日张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