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车,中途不停,时间短,票价贵,刘立志选择坐了快车,他倒不是希望早点见到那个老道,只是觉得第一次去,还是提前一点比较好。
只用了一个半多小时,刘立志到了帽山公园,跟上次来的时候截然不同,公园里满是晨练的老人,三五成群干什么的都有,刘立志没时间看风景,顺着山路一路小跑到了山顶,沿着那颗老松树下面的小路,很快到了那座小庙的门口。
庙门是关着的,刘立志提着茶叶上前敲了敲门,不大一会,门开了,老道看着刘立志,没有丝毫意外的表情,笑呵呵的说:“嗯,不错,我就知道你会来,进来吧!”说完,一转身,给刘立志让出一条路,等刘立志进了大门,老道把门给关了。
进了大殿,老道扭头对刘立志说:“来的还挺早,茶叶带了么?”
刘立志把手里的茶叶往前一递,说了两个字:“带了!”
老道没伸手接,而是径直坐到了圈椅上,指了指八仙桌上那把已经磨的发亮的紫砂壶,又指了指桌下那个铁皮暖水瓶,用吩咐的语气说:“茶壶和热水都在这,你给我泡一壶我尝尝!”
刘立志恨得牙根痒痒,这老家伙也太不识抬举了吧,自己花了三百块钱,千里迢迢来给他送茶叶,连个客气话都不说,竟然还让自己给他泡茶,他要是自己的爷爷也行,关键是自己跟他根本就不认识,无非就是一个山旮旯里的老道而已,哪来这么大的架子啊!
不过刘立志不想多嘴,心想,自己既然都来了,又何必在乎这点小事呢,干脆,他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吧,反正也累不着。
刘立志把茶叶放到桌子上打开,用手捏了一点,刚打算放到紫砂壶里,老道一摆手,“慢!先把茶壶热一下,你用手抓的茶叶我不喝!”
嘿!刘立志有些烦了,心里骂道,老家伙毛病还不少,我在家都是这么泡的,到你这里怎么事这么多?你这破茶壶,不漏水就不错了,还热一下,真特么讲究啊!还我用手抓的你不喝,嫌我脏啊?
即便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刘立志还是按照老道说的去做了。
他先把手里捏的茶叶找了个纸包好了塞到口袋里,这么贵的茶叶他可不想浪费,拿回去自己也尝尝,然后拿起暖水壶往茶壶里倒了点热水,再拿起茶壶盖上盖子摇了摇,把水倒掉,从茶叶包里直接往茶壶里倒了点茶叶,然后又倒上热水,盖上盖子。
“茶杯呢?”刘立志想一气呵成,干脆给老道倒一杯得了,省的这事那事的。
老道一摆手,说:“没有茶杯!”说完拿起茶壶,把盖子打开闻了闻,接着说:“嗯,还算可以,只能是中等茶叶,不超过三百块钱,下次来要拿好一点的,这次就迁就着喝吧!”说完,嘴对嘴长流水尝了一小口。
刘立志气的快要吐血,真想拿起茶叶甩门而去,这老家伙不伺候了,三百块钱都嫌不好,我一个月才挣几个三百?没有个客气话也就算了,竟然要饭的还嫌饭凉,不识抬举!
也罢,忍了,刘立志没吱声,坐回到了方凳上。
老道一口一口的品着茶,很陶醉的样子,眼睛眯着不说话,刘立志就像个木头一样,坐在方登上看着老道,不知道这个家伙到底想干啥。
其实现代社会似乎对道士这个职业比较陌生,虽然道教依然是我国四大教之一,各地道观也不少,但因为接触的人不多,所以才显得很神秘,刘立志眼前的这个道士虽然看上去只是比普通人多了一身道服而已,但其实他的来头却不小,他本名叫吴学文,河北唐山人,76年大地震之前吴学文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厂职工,因为家学渊源,受到父代的影响,自幼自幼禅心研习周易命理、风水,而且开始接触中医,医术也曾经在唐山一带名噪一方,但那个年代有饭吃才是生存之道,所以即便他有一身的医术和道法,却因为家境贫困不得不跟正常人一样为生活而奔波。
唐山大地震那年,吴学文45岁,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本来靠着他在机械厂的工作和高超的医术,一家人的生活也算是宽裕,但天灾不及人祸,来的那么的突然,一夜之间,他奋斗了几十年的家成了一片废墟,废墟下是他的父母,儿女,还有妻子,吴学文因为当晚外出给人看病正在回来的路上,躲过了一劫,即便如此,失去了所有亲人的他感觉生不如此,几次想了结了自己去跟家人“团聚”,但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吴学文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决心出家修道。
那个年代最出名的是茅山道士,对于吴学文来说,虽然他早年间研修过道法,但也都是“自学成才”,除了医术之外,其他的本事也都属于半吊子的水平,吴学文离开唐山,一路打听一路走,由于口音差异,在别人的指引下,吴学文来到了东阳省的帽山,说来也巧,帽山上的确有几座庙,而且还有一座道观,也就是刘立志进来的这个,其实这不是一座庙,刘立志不懂,把道观当成了庙,这座道观之前叫做子松观,并不出名,即便是帽山脚下的人,知道的人也不多,很少有人来朝拜,这座道观不出名的原因也是因为它修在了半山腰,而没修在山顶,至于为什么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