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北城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北城相对西城要繁华得多,年关的气氛也浓,进了城,就能闻见从各家各户院子里飘进来的豆花香味。
豆花是武朝才创出来的,原是宫里的一位御厨在无意中做出来的,结果发现是美味,很快就传到了民间。
到武朝大观十三年,基本上民间每年过年都少不了做豆花。
宁放的马车到了南城,便听见坊市都在议论着涟水诗社,他驻足询问,一个书生涅的人看了他一眼,道:“兄台不是读书人吧,连涟水书社这么大的活动都不知道。”
宁放陪笑详细询问,那书生道:“涟水诗社在举办新年诗会,哎,看你老兄也不是读书人,说了也不懂。”
那书生边说边摇头,顾自去了。
宁放听的糊里糊涂,又向旁人打听才知道,因为新年到了,官府为了粉饰太平,就让涟水诗社举办新年活动。
他顿时心里一阵向往,宁放不读书,可自从跟着小攸宁,徐管家学习以来,渐渐懂得了很多圣贤道理,也对读书有了向往。
何况,苏园四大才女都赋诗弄词,皆是风流人物,往年诗会都会去。
想到这里,宁放便转而向涟水诗社而去。
涟水书社在泾河边,泾河从南城流经北城,在南城还是河流踹急,到了北城已经颓势,水面平缓,沿岸鸟语花香,去往涟水诗社的路上络绎不绝全都是读书人。
诗会共半举行个月,今日是头一天,也难怪宁放不知道。
诗社临水,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原本是前朝一位富人的避暑山庄,经过岁月洗炼,洗尽铅华,显得古朴苍老,和诗社的气质极其相符。
等宁放到了哪里,只见涟水诗社门口络绎不绝,他自然都不认识,也没人管他,自顾走了进去。
…………
“孟老,今年的诗会刚开始,这才第一天就吸引了全城的士子关注,此乃好气象啊。”
“朱兄,哈哈,这说明我们齐州府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啊。”
“孟老,说的是,哈哈可喜可贺。”
涟水诗社里面,一处人工湖旁边的亭子里,诗社德高望重的孟知章正捋着胡须,笑呵呵看着周围的。
此时,在诗社里面,湖畔周围到处都是来参加诗会的读书人。
今天是诗会第一天,孟知章年逾古稀,一直卧病在床,也来到了现场。
诗社门口,朱国正满面春风站在门口迎客,其实这涟水诗社还不如白山棋院,赫老夫子在世时,棋院好歹有官府每月发给微薄津贴,而涟水诗社纯属一帮读书人沽名钓誉,附庸风雅的产物。
涟水诗社平日就靠诗社里面的几个富家公子接济维持活动,像清河公子等∠知章是诗社元老,年逾古稀,是诗社名义上的社长。
看到宁放也来了,朱国正连忙过来招呼,把宁放请进去。
“宁公子,怎么今日有闲来诗社?”
宁放不读书,朱国正是知道的,微微感到奇怪。
宁放和朱国正寒暄几句,便在旁边找了个地方坐下,边喝茶边看着周围。
亭子里,坐在孟知章对面的是一个下巴留着山羊胡子的中年人,神态威严,正在和孟知章交谈。
“孟老,去年诗社中有两人考取了秀才,今年清河公子又上京参加会试,可喜可贺啊。”
“多谢嵇大人夸奖,诗社能有今日也多亏了嵇大人您的帮助啊。”
“哈哈,孟老过奖了。”
嵇康捋着山羊胡子哈哈大笑起来。
嵇康虽是齐州府同知,朝廷命官,但他自命读书人,附庸风雅,一向和涟水诗社众人交往甚多♀次涟水诗社搞活动,嵇康能出席,也算是给足了诗社面子。
孟知章捋须微笑,不过他的目光却在诗社的几个人身上,他年逾古稀,打算这次诗社活动结束就宣布退出了。
诗社社长的位子本就是预备给清河公子,但清河公子中了举人,仕途一片光明,自然不屑一个小小的诗社社长※以,这次诗社活动,孟知章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选一位新社长出来。
新社长当然要在涟水诗社内部选,孟知章的目光一直都在诗社的几个人身上,当然这只是他内心想法,并没有说出来。
宁放边喝茶边游目四顾,都是读书人,却都不认识。
涟水诗社是齐州城有名的地方,那些附庸风雅的社会名流肯定少不了来凑热闹,不过,因为今天才是第一天,大部分人并没有赶来。
诗社的活动一直要持续到年后,期间每天上午品茗论道,下午是命题作文。
每天结束时都要评出当天的最好文章,最后在一起评选出文魁。活动结束时,官府也会象征性地给文魁奖励一些东西。
因为要持续半个月,上午大家也不急,悠闲在坐在院子里品茗聊天。
…………
“嵇大人,您看这第一天的题目怎么取?”
“哦”嵇康喝了一口茶,笑呵呵地看了周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