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德尔上校同意索科夫担任警卫连长,但如今听到弗拉索夫所说的话,他却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司令员同志,让索科夫上尉来负责加强司令部四周的防御,我觉得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弗拉索夫不满地问道。>
“司令员同志,你有所不知,司令部附近的防御部署,是方面军司令部的工程处负责的。”德尔满脸无奈地说:“若是我们要调整部署,必须向方面军司令部提出申请,他们通过之后,才会命令工程处的负责人过来,根据防御阵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我司令部附近的防御工事,和方面军司令部大楼外的防御水平差不多,就算我们提出申请,恐怕也得不到通过。我看,最好还是维持现状吧,免得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旁边的索科夫一听,心里顿时感到轻松了。虽说来这里的路上,自己答应过弗拉索夫,会想办法加强司令部周围的防御。但这种事情看似简单,真的做起来,却是相当的麻烦,势必会遭受诸多的阻力。此刻听德尔说自己不适合负责此事,索科夫都恨不得为对方点个赞。>
不过当着弗拉索夫的面,索科夫还是要装出一副遗憾的表情:“原来是这样啊,那真是太遗憾了。对不起,将军同志,我可能没法满足您的愿望,无法帮您了,请您原谅。”>
弗拉索夫显然也没有想到,自己不过是想加强司令部四周的防御,防止德军闯入城市之后,现有的防御工事挡不住他们的进攻。此刻听完德尔上校和索科夫的话之后,不禁长叹一口气。>
“司令员同志,”德尔见弗拉索夫不说话,又继续说:“其实您真的多虑了,我军在基辅及四周的兵力多达七八十万,而德军据说只有不到三十万。我们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若是真的打起来,胜利的天平肯定会倒向我们。”>
索科夫望着德尔上校,感觉对方仿佛化身为一个自己熟悉的大光头,正在振振有词地说: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恐怕在场的人里面,没有谁能比索科夫更加了解苏德双方兵力的对比。德军投入了50万兵力,而苏军则有85万兵力。尽管苏军在兵力上占据明显优势,但由于战略和战术上的失误,苏军未能有效地发挥人数上的优势,最终导致战役失败,并使这场战役因为苏军的被俘人数最多,而被载入了人类战争史。>
德军使用飞机、大炮和坦克,对包围圈中的苏军进行扫射和碾压,苏军指战员虽然进行了奋勇的抵抗,但此时战场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再加上苏军装备性能不如德军,场面很快就呈现一边倒的势态。经过数天激战之后,德军成功占领了基辅,俘虏了66万苏军。>
基辅战役以德军大胜而告终,仅从战术本身而言,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纵观全局,基辅战役对德国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坑。从战略角度来看,德军占领莫斯科的重要性远高于占领基辅。>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夺取斯摩棱斯克之后,原本可以长驱直入迅速冲向莫斯科。但小胡子却认为,应当先占领乌克兰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和煤矿,切断苏军来自高加索油田的补给线后,再向莫斯科发动进攻也不迟。>
德军虽然成功实现这一目标,但却浪费了夏季中最好的两个月时间。直至9月底,德军才再度向莫斯科进军。可此时多雨的秋季已经到来,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充满泥泞,德军推进速度被严重耽误,不得不面对他们原本没有准备的冬季作战问题。而苏军方面正好利用这段时间,从后方调集大量兵力赶赴莫斯科,在德军到来前完成布防,并最终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伟大胜利。>
索科夫在回想相关历史资料时,德尔再次把自己不久前的言论,对弗拉索夫说了一遍:“司令员同志,我军不但占据着人数上的优势,而且还是防守一方,德军不出动超过我们一倍的兵力,是根本无法占领基辅的。”>
索科夫恰巧听到了德尔上校的这番言论,脸上露出了苦涩的笑容,他没想到德尔上校身为一名集团军参谋长,对当前的局势,会有如此糊涂的认识。>
弗拉索夫察觉到了索科夫脸上表情的变化,毕竟微微有些愕然。他沉默片刻之后,望着索科夫问道:“索科夫上尉,你和德国人真刀真枪地较量过,你觉得以我们现有的实力,能打败德国人对基辅的进攻吗?”>
“这不好说,司令员同志。”>
弗拉索夫没有想到索科夫会这么回答自己,便反问道:“为什么?”>
“没错,我军的兵力雄厚,又是负责防御的一方,怎么看,局势对我军都是非常有利的。”索科夫在脑子里重新组织了一下词汇,谨慎地说道:“但凡事都要考虑到最坏的方面,如今战场的制空权掌握在德国人的手里,另外,我们的装甲部队也基本在乌曼战役中损失掉了,因此真的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索科夫上尉,你为什么要这么说?”谁知索科夫的话说完后,弗拉索夫还没有表态,德尔上校就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