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由上而知,《系辞传》把今本《周易》外在格式所形成的“卦、爻、象、数”(六十四卦画、爻位、八卦取象、六·九爻题及大衍之数等),无疑成了《系辞传》论述今本《周易》的主旨(当然也多多少少对今本《周易》的“理”上进行阐述),即把今本《周易》的外在本是用于算卦的格式成为论述的占筮与天道神秘理论了,这与原创《周易》政治哲学思想是相着十万八千里。
特别是从《系辞传》里言说的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而形成了“易学”上的“真理”,即“观象系辞”。“观象系辞”,把“象”说成是成书的依据,《周易》一书成了观看八卦取象才系上的卦爻辞。是这样吗?看看《周易》里的文辞所讲的政治道理,这说法就不攻自破。
《系辞传》是今本《周易》的学术,今本《周易》已是在繇题《周易》格式上篡改成更适应于起卦卜筮的数字爻题格式。面对一部算卦格式的《周易》,《系辞传》能阐述出什么吗?自然《系辞》编篡者,花费大量的篇幅和笔墨从算卦与神秘思想的角度阐述今本《周易》。
正如《易学基础教程》认为:“《系辞传》论占筮的原则和体例,其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对卦爻辞的意义及其卦象爻位等的解释,一是论揲蓍求卦的过程。”(《易学基础教程》朱伯崑主编 第97页)
这说法虽不完整,但确实《系辞》是摡论八卦占筮原则与方法。
“卦、爻、象、数”本是今本《周易》外在的格式内容,是由原创《周易》被二次篡改后的算卦文本,这种错中错、误中误,却成了今本《周易》一书的学术学问。这种学问始发于《系辞传》,而疯狂发展出帝制里浩如烟海及庞杂的“象数易学”(《易经》学术)。“象数易学”犹如是个节外生枝上的东西,并不是原创《周易》的学术。
因今本《周易》一书已约定成俗为算卦书,共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每爻又有数位,并分阴分阳。取象早已赋予《周易》一书所用那套符号里,分到八个”三联体”符号上,命名之八卦,并各有取象,早在春秋史巫就用取象卜筮人事吉凶,虽后附会到八卦里的取象越来越多。
所以《系辞》既有分论卜筮功能的卦、爻、象、数,也有综合论述八卦如何之生成。
特别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这一章节,无疑是讲述揲蓍起卦方法。在你面对一部卦爻式《周易》能干什么用呢?在《系辞》作者看来,其主要是卜筮吉凶的。有了如何起卦,又有了那些八卦象、爻、数原理,就可以去算卦好了。当然了,我们也不否认《系辞》一文也论述了《周易》里义理,虽然在论述《周易》里义理时,无疑彰显的是神秘思想。
我们说,自《系辞》始把八卦筮术理论化,即“亦筮亦理”错对《周易》一书的看待,后人也是受《系辞》的影响,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
事实上,《系辞》里说的占筮方法与原则是个张冠李戴,即把《周易》成书后,史巫卜筮而产生的八卦内容认为是《周易》里的东西了,这是《系辞》作者的错误认为。
《系辞传》指向今本《周易》的卜筮说法:“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系辞》里的这段话,作者虽然是用《易》称:“《易》之序也”、“爻之辞也”、“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这实际就是指《周易》里的爻辞(即今本《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