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为了比类附会人事,用来占验阴阳灾异,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占筮法,其理论基础就是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天人感应论。这种占法的特点是把气象历法的知识纳入那套卦画符号的框架结构之中,称之为卦气,然后反过来根据卦爻的变化来推断预测卦气的运行流转是否正常,如果出现参前错后的反常现象,去洞察天道鬼神发出的灾异谴告。
四正卦与二十四节气
孟喜的四正卦说将四方、四季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历法知识装入坎、震、离、兑四正卦的卦爻符号系统。把八卦中的四个卦,震,离,兑,坎,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时的阴阳消长。其中,震卦主春,离卦主夏,兑卦主秋,坎卦主冬,这四个卦共有二十四个爻。分配二十四节气。.cascoo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本是我国劳动人民从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得来的历法知识,是为农业生
。产服务。可照孟喜等说法,把四季节气的变化比类到卦里,就妄想知天地节气变化吉凶了。
六十卦与七十二候相配
历法中有七十二候。叫物候,五日一候,一年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黄河流域人们观察大自然中一年四季而总结出的变化现象,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又是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编写而成。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又是紧密相联。
而孟喜的卦气核心是四正卦,以四正卦主管一年的节气。这样卦便与节气结合起来。其余六十卦则与二十四节气中的七十二候相配。
这种把历法中的七十二物候与六十卦画相配,自然是个牵强附会。
目的发挥“天人感应”的神秘学说,认为七十二候的出现,如有失常,这就表示社会中已有或将有不正常的事情发生。将卦画符号与月份、节气、物候相配,目的是判断社会人事上的吉凶灾异,本身就是个非常荒唐之事。人们妄想将天人感应变为卦气感应,又从卦气感应推到天人感应。认为卦气顺则政通人和,社会混乱则卦气错乱。现在来看岂不是谬论吗?岂不是迷信愚昧吗?而在那时可认为是聪明智慧上的大学问。
总之,虽"卦气"学说系统庞大,内容繁杂,但不过是以今本《周易》里那套卦画符号上生发出的神秘学说而已。
二、焦延寿
生卒年不详,焦延寿学《易》于孟喜,其学生京房。
“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四卦,更直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见《汉书·京房传》)
焦氏的易学著作有《易林》、《易林变占》。《隋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撰《易林》十六卷,梁又本三十二卷。《易林变占》十六卷。《旧唐书·经籍志》载有焦氏《易林》十六卷,《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亦有著录。今存焦氏著作有《易林》。
孟喜的徒弟焦延寿。焦延寿的卦气说,是在孟喜的卦气说基础上又发明六十四变占说和六十四卦直日说。
焦延寿发明的变占法,引进值日的概念目的是进行占验。其方法是,先确定占卜当天直日之卦的名称。
按焦延寿师傅孟喜六日七分说,除了四正卦之外,余下的六十卦平均分布到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日。每月分配五卦,每卦管六日七分。就是每一卦主事时间为六日七分。焦延寿称这种情况就是值日。焦延寿认为,值日之卦和值日之时的天象人事一致。因此,该日占卜所得的卦象,都代表着每一值日之卦的变化趋势,从而各卦都蕴示着物象情况和吉凶悔吝的情况,从而认为可洞察天机时运了。
把值日用于占筮架构中,最早正式出现在孟喜的卦气说中,而应用还是在他的弟子,焦延寿和京房。孟喜、焦延寿和京房的"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