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大发现》(六十一)(2/5)

《周易大发现》(六十一)(2/5)

上一页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汉末期人。马融(79年-166年),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郑玄是其门徒。

荀爽(128年~190年),东汉末年大臣、经学家。

郑玄(127年~200年),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家。

从三者对《乾》卦的注释,已体现了汉代"象数"释《易》的特色,用"卦气"(“天之阳气也"、建子之月)和"象数"(二于三才为地道。三于三才为人道。谓三臣于五。五于三才为天道。而龙在焉,飞之象也)释今本《周易》。

从这些阴阳气说,到爻位数说,而解释今本《周易》却与汉代之前是不曾有的。

前面所举例中的《九家易》,不但对《周易》作解释,又对本是《周易》学术文章的《易传》进行了释解,在此说明西汉把《易传》上升经,《易传》已是《易经》的组成内容。故独尊儒术后,经学上对《易经》所注释,不但对《周易》进行注释,而且对《易传》一样的注释。

《九家易》被认为是刘安(前179年~前122年),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封淮南王。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即《淮南子》)。刘向《别录》:“淮南王聘善易者九人。”即刘安聘请擅长《易》经者九人撰《淮南九家易》,署名《淮南九师书》。但研究上有说"九家易"多为东汉经师,也有认为是荀爽后的易作。由《九家易》对《易传》所做释解看,决不是西汉前期的《周易》学术,而是《易经》的学术。从《九家易》对《周易》释文内容看当是荀爽后的易学。

又如郑玄对《井》卦里"井"做的释文。

(巽下坎上)井:

“郑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

这里是用汉象数易学里的诸说解释这个"井"字。

“坎,水也。巽,木”,这里的坎水与巽木是八卦取象,即从《井》卦符号的上下三联体符号(所谓经卦)取象说法。

"桔槔也"[jigo],即汲水工具,在水边架一杠杆、一端系提水工具,一端坠重物、可一起一落地汲水。

“互体

。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

这里出现的"互体",即互卦,即从一个卦符号里六爻画里,除上卦与下卦两个所谓的经卦外,又由二爻、三爻与四爻,三爻、四爻与五爻看出可构成两个新的"经卦"。这种由上下两卦交互组成的八卦里某卦象。

这里的"离兑",自然是从井卦符号里又看出交互组成的八卦里的两卦符号,八卦里的"离"卦取象为"火","兑"卦取象为"泽"。这就是"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的说法。

这前半段"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体离兑,离外坚中,虚瓶也,兑为暗泽,泉口也",是通过"象数"说里的八卦取象及互体卦象来说"井"意。

而后半段的"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井以汲人,水无空竭,犹人君以政教养天下,惠泽无穷也”,是通过水井上的汲水工具使用方法而汲到水井里的水引申出君王仁政而惠泽无穷之道理。这就是“象数义理”,通过"象数"释解今本《周易》文辞,而阐发出的政治道理。

以“象数”去释今本《周易》里文辞,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却变成一门庞大而历久弥坚的“象数易学”学问。

本身《周易·井》里的"井",就是以水井喻意君子惠泽民众的道理,并没有那么复杂性。而汉人用象数去解释《周易》,无以于是画蛇添足。

又如对今本《周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