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大发现》(六十一)(3/5)

《周易大发现》(六十一)(3/5)

上一页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萃》里的“王假有庙,利见大人”的注解。

“郑玄曰:四体震爻,震为长子。五体坎爻,坎为隐伏。居尊而隐优,鬼神之象。长子入庙升堂,祭祖称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体离爻也,离为日,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

这是从卦爻位体及取象上对《萃》卦的卦辞“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所做出的解释。后人谁又能从郑玄的解释中看明白那句话的意思吗?只能是更加的迷惑。这就是自东汉后期产生的以“象数”去注释今本《周易》的卦爻辞,而产生出一番道理(我们称其为“象数”义理)。

又如对《泰》里的“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避遗”的注释。

“荀爽曰,河出于乾,行于地中。阳 升,阴 承,冯河而上,不用舟航,自地升无,道虽辽远,三体俱上,不能止之,故曰‘不遐遗’”。

又如对《咸》里的“咸,亨利贞,取女吉”的注释。

“郑玄曰:咸感也。艮为山。兑为泽。山气下,泽气上,二气通而相应,以生万物,故曰‘咸’也。其于人也。嘉会礼通,利顺于义,干事能正。三十之男,有此三德,以下二十之女,正而相亲说,取之则吉也。”

如对《讼》卦里的“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拕之。”

荀爽曰:二四争三,三本下体,取之有缘。或者,疑之辞也。以三锡二,于义疑矣。争竞争之世,分理未明,故或以锡二。终朝者,君道明。三者,阳成功也。君明道盛,则夺二与四,故曰“终朝三拕之”也。鞶带,宗庙之服。三应于上,上为宗庙。故曰“鞶带”也。

这以上所对今本《周易》里的所谓“爻辞”的注解,能看懂么?大概没有很强的“象数易学”知识的人很难理解是说的什么。即使有“易学”专业知识的人,又能通过那些注释看懂《周易》里的原文之意吗?一样是看不懂,因为这些所谓的注释,对《周易》里的原句子等于什么也没有说。那些都是以汉产生的"象数"学说来释今本《周易》,“象数学”实乃与原本《周易》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凡以“象数”去注释今本《周易》里的文辞,形同于胡说八道。

"象数"诸说本是西汉象数筮术者用于占筮的学说,如创始者孟喜,集大成者京房。但他们也却能从理的一面去解释《周易》。如《周易集解》里也有引汉时"象数筮术"者对《周易》及《易传》文的注释,但引用的只是各人有一条。

引孟喜释《易传·象》文一条。

《象》曰:“丰其屋”,天际祥也。

孟喜曰:天降下恶祥也。

引焦赣对《随》里卦辞注释一条。

“随、元亨利贞,无咎。”

焦赣曰:汉高帝与项籍,其明征也。

引京房一条,是对《否》里九五爻辞里的"系于包桑"做的注释。

京房曰:桑有衣食人之功,圣人亦有天覆地载之德,故以喻。

从上看这些西汉象数筮术派代表人物,却又能从义理一面去解释《周易》,与他们从那套符号上产生的"象数"筮术诸说,又不能与《周易》义理混淆一起。在他们可能也认为,术是术(筮术),理是理(人间道理)。

如《汉书》里说:“费直字长翁,东莱人也。治《易》为郎,至单父令。长于卦筮,亡章句,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琅邪王璜平中能传之。璜又传古文《尚书》。”(《汉书·儒林传》)

费直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祥。这里记载的费直,研究《易》做了郎,官至里父令。擅长卦筮(算卦),不解释章句,只以《易传》文意疏通《周易》上下经文,不加任何发挥。但他的著作已经佚失。《汉书》说费直既擅长占卜,又“徒以《彖》《象》《系辞》《文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