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传·系辞》应是《易传》里最晚的今本《周易》学术内容,即是以今本《周易》为蓝本。特别是算卦上起卦的”大衍之数”章在考古上发现的西汉早期帛书《系辞》里还没篡入进去。由此说明《系辞》是西汉前期汇编定型的。
考古上发现的帛书《系辞》与传世《系辞》里都有一样的说法是“伏羲始作八卦”。
这《系辞》应是战国末期产生的,到前汉前期里又进行了改造。《系辞》在前人说《周易》的基础上,又增加进去伏羲创作八卦,以及上古的诸王通过六十四卦象而发明与创造了不少生产工具和治理天下道理的启示的说法。伏羲创八卦之说始于《易传·系辞》。
3.《周礼·春官》记载:“上古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
《周礼》一书产生于战汉之际,早不过《系辞传》。《周礼》里所言的“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 ,是为后来形成的“八经卦”一说的前说。也表明了六十四卦(称别卦)是由称“经卦”的八卦所产生的说法的始作俑者。
4.汉朝书籍里的说法
1.西汉孔安国作《尚书·序》里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这里对“八卦”的说法,与《系辞传》里的说法相同。
2.《史记》
司马迁所作的《史记》里对”八卦”与《周易》的产生,已有明确的说法了。《史记太史公自序》里云:“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
到司马迁时,已把前人说的“伏羲始作八卦”,纳入到《易》里,称“易八卦”,“八卦”却成了《周易》一书里的东西了。司马迁的这种错误说法,对后世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到司马迁又明确落实《周易》是西伯(即文王)拘羑里推演出来的。这就是把《周易》落实到周文王头上的最早说法了。
《史记》里不但把《周易》(《史记》作者所认为的《周易》,是指那部卦爻式的《周易》)一书说是周文王创作的,而且也对《易传》(“十翼”)给于明确的说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这司马迁不但把“八卦”归到《易》(指《周易》)里,而且把《周易》里的六十四卦爻辞归属于周文王的创作,又把《易传》(司马迁时还没有出现的《杂卦》、《序卦》)著作权授予了孔子。由此有三位圣人创作的一部“易经”,被司马迁神话般的造出了。由此三位一体(即“八卦”、“卦爻辞”、“易传”)的一部“易”,成为帝国里的“经”之首。自司马迁的妄说,此后”八卦”成了《周易》不可分割内容,帝制里”易学”在注释《周易》,也就混淆于八卦象数筮术上的诸多说法,并成为注释今本《周易》的范例。
3《汉书》
故到东汉班固作《汉书》,就对《易》(指《易经》,即今本《周易》加“十翼”)产生的说法更具体化了。 《汉书·艺文志》云:“《易》曰:”宓戏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东汉班固所说的《易》,已不同已前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