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文书库 > > 周易哲学解读 >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二十二)(2/6)

《周易》诗性智慧解读(二十二)(2/6)

上一页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啃文书库在线收听!
,即野蛮进入文明,城市成为交换和手工业的中心,在城乡分离的情况下,造成贸易的需要。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政治制度,正是在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希腊城市商业的发展,也就没有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在古代希腊城邦就其政治意义而言,首先是指高于家族、村落、部落之上的特定人群的联合体,即公民集体。这些城邦往往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每个城邦是一个独立体。

希腊城邦与城市的兴起,几乎经历了同一个历史过程。

雅典是希腊城邦时期最大的城邦,也是最大的城市。雅典又是一个民主制的城邦。雅典城邦国家形成于公元前8世纪末,后经过一系列民主改革,而跃升为希腊世界中居霸权地位的城邦,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面对东方波斯 帝国的入侵,而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结果,希波战争后,希腊奴隶制经济文化出现了惊人的繁荣景象,工商业和航海业得到充分发展,雅典已有二十几种手工业行,不仅行业繁多,而且行业内部分工细致。希腊每个城市都有集市场地,各种商品在专门地点出售,一些城邦中海外贸易非常发达,雅典的皮里优斯港是著名的商港,贸易范围很广。

雅典城市集聚了工商业经济,成为工商业经济的中心。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和以城市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机构的设置与运作,为古典时期雅典城邦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益的社会环境。正是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经济广为发展的宏阔背景下,希腊人迎来了古典时期的文化盛世,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群星闪烁,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留下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中世纪的西欧国家封建城市的起源虽然较晚,但是它们建立在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和社会分工较为明确的基础之上。城市形成后,很快发展为工商业中心。城市工商业一般都由私人经营,政府并积极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城市与乡村的分工日益明确,乡村主要以从事农业为限,而城市则主要从事于贸易及手工业。

中国三代时期,唯战国时期的一些城市逐步发展起来一些手工业和商业。也正是战国时期“邦国”处于竞争的大社会环境,铁工具在生产中广泛的应用,促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邦国”的竞争与经济的发展,催生出战国在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学说,对中国后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后封建两千多年的思想意识就是靠先秦那些诸子思想哺育、喂养着,类同西方的文明是靠古希腊的思想文化哺育成长。

而在中国历史长河里,城市一般不是以社会分工和工商业发展为前提,而是以政治需要为条件建立起来。从先秦到明清作为中国城市基本主体的郡县城市,就是这种政治城市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的产生和功用,主要与国家政治有关,是国家施行 统治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统治者居住在城市中,是城市统治乡村一元制社会体制的枢纽。

中国又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政治文化理念,形成重农轻商思想意识是根基于儒家的政治学说,也正是大一统 文化的基础保障。城市是统治者的政治军事堡垒,并不是做为工商业的发展功能而存在着。那么,为何中国城市是这种的延续着呢?正如张光直所言:“再一个例子是中国的古代城市,我引侯外庐的话,说明中国古代城市与以前氏族制度的延续性。侯先生这样讲道:"氏族遗制保存在文明社会里,两种氏族纽带约束着私有制的发展。不但土地是国有形态,生产者也是国有形态。在上的氏族贵族掌握着城市,在下的氏族奴隶住在农村。两种氏族纽带结成一种密切的关系都不容易和土地的连结。这样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统一。"

”用这个特殊性和其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周易哲学解读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