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轮换五朝、官们联手宋高宗的老婆把他赶下台的。
宋高宗的老婆、太皇太后吴氏出面,在赵惇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把他的皇位给废除了,名义上叫做“内禅”,把她的儿子赵扩给扶上位,让赵惇去做了太上皇。
几十年后,赵扩让位给自己的儿子,这倒是完全出于真心的。
不是怕管理不好这个国家,而是不愿意将太多的历史功绩,归结在自己身上,这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另类的奇葩。
先是到太庙祭拜祖先,正式禀告列祖列宗,今日将举行禅位大典。
赵扩事先准备了一大篇禅位的讲稿,老头子没有选择在“太庆殿”上宣读,而是高高地站在了“宣德门”的城楼。
面对皇宫外数以万计的臣民,赵扩大声地叙述了郭默这么多年来的历程和功绩。
郭默的事迹,有很多臣民们都是知道的,当年在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御史台结合邸报就狠狠地宣传过一轮。
现在,再次听到从赵扩的嘴里说出来,得到权威认证的同时,又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稿,愣是让数万听众打断了十数次,几乎每一次听到郭默的壮举,都受到城下臣民的赞扬和欢呼。
“太庆殿”上,赵扩亲自为郭默戴上象征着皇帝的流苏帽。
是的,是“流苏帽”,当年秦始皇发明的“流苏帽”,帽子前沿还有一排珠帘。
流苏挡住了皇帝的脸,显得格外有威严,与此同时,也让臣子们感到敬畏。
而不是宋朝官家戴的“长翅帽”,就是帽子左右两边有很长的两个横条的那种。
这一个举动,就让“太庆殿”上的很多大臣窃窃私语。
郭默倒没有多想什么,本来一上午的各种礼节就已经让他疲惫不堪了,现在给他戴上一顶“流苏帽”,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样的帽子他在后世的影视剧里见得多了,连玉皇大帝貌似都戴的是这种。
反而大宋官家的帽子,还那些文官戴的“长翅帽”,郭默还非常的不满意,看着总是觉得很滑稽。
赵扩又亲自把郭默扶上了金台,待郭默坐好之后,自己却坐到了郭默侧后方的一处软座上。
“臣等参见陛下——”
岳珂、孟宗政、宋慈、魏了翁、杜皋、刘克庄、孟共、岳翱、余玠等,第一波站出来,双膝跪倒在地,口称“陛下”!
在更多大臣的瞠目结舌中,薛极、赵汝述、程珌、胡榘、卫泾等,稍稍犹豫之后,也走出班位,双膝跪倒。
“臣等参见陛下——”
形势比人强,这些老臣也是官中间位置的耶律楚材,更透彻地看清楚了朝中的格局。
不过,无论如何这声“陛下”是他耶律楚材所期盼的,很久之前他就有过这样的想法,可惜自己人微言轻。
现在,亲眼看到了这一幕的发生,让耶律楚材的心更加澎湃了起来。
这个时候,郭默似乎才注意到众臣的称呼,有些不解地看向一旁的老爹赵扩。
赵扩冲着他微笑地点点头,并示意他赶快让众臣平身啊,所有人都还跪着呢。
“众卿平身——”
郭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仿佛觉得自己身体内“嘎嘣”一声脆响,许久未曾赠加的功力,莫名地有些松动。
“地坤绝”,大地无垠,由南及北,又似乎在一眼之间。
端坐龙椅,面南而背北,放眼望去,暖阳高照,只是那厚厚的宫墙,阻隔了郭默的视线。
不过,他却知道宫墙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大地,继而淮河、继而长江、继而秦岭,更有遥远的海边。
在大海的另一端,亦有数片大陆,在茫茫无际的大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