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的表情。
事情是这样的,王海乔所在的单位是中船集团下属的研究所,同时也是海军装备的定点生产基地之一,另外他们所还是国内最早研发钛合金材料精密铸造的单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中央指示各军工单位要走“军民融合”的道路,因此王海乔他们所也相应成立了民品部门,主要产品自然也是围绕着钛合金展开的。
早期他们曾做过高尔夫球杆的球头,伴随着有关钛板生产技术的突破,他们也开始由民用消费品逐渐向工业领域拓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舰船用热交换器和冷却器。
船舶行业是研究所的老本行,以往这部分产品他们只供应军工行业,因此民用市场长期被日本产品占领,那价格简直高的吓死人,这点跟之前所提到的面板之战颇有些类似。
直到几年前王海乔他们所新成立民品公司并将同类产品推向了国内民用市场,这下日企麻爪了,因为国产的价格仅为日本货的三分之一,而且军工品质大家都懂的。
于是国内各大船厂纷纷弃日本产品转而选择国产替代,再加上日趋紧张的两国关系,即便那些日企后知后觉紧急调价也于事无补。
事实上钛材料在舰船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所在国内船舶行业可以说是大杀四方,说到这里就要提及大宇造船在鲁省的分公司了。
2005年大宇在鲁省成立了独资公司,主要产品是海洋钻井平台和船舶用船段,并且未来规划要在国内进行整船的建造。
今年8月大宇造船的社长高载浩亲自带队前往(中国船级社)进行拜访,就是希望能与中国的船企以及相关供应链建立更深度的合作。
而王海乔他们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鲁省大宇有了接触,一番交流后双方皆大欢喜,毕竟同比不差还降本显著的产品谁又会不喜欢呢。
只是鲁省大宇没有配套产品的技术确认权,需要韩国本部认可方能入围供应商名录,于是鲁省大宇便向本部汇报了相关情况。
资质摆在那,价格又低到让人难以置信,大宇造船采购部获悉后自然不敢怠慢,直接就上报到船舶生产运营负责人全斗宣常务那里。
全斗宣是基层搞生产出身的,近年来大宇造船的成本偏高始终是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再不妥善处理后果会相当严重,所以他看到报告后顿时就有了想法。
鲶鱼效应,以前的那些供应商好像有些过于安逸了,没见现代重工为降成本选择跟浦铁互相持股,更是与三钢合作参与了项目。
因此大宇造船想要摆脱当下的成本困境也是时候引入外来者,以搅动这沉寂已久的一池春水,于是全斗宣当即拍板促成了本次的交流活动。
而研究所方面对此也相当重视,毕竟这是个拓展海外市场的好机会啊,韩国是造船强国产品的需求量毋容置疑,倘若能借此打入韩国市场那绝对是件天大的好事。
问题所里跟外商打交道的经验几乎为零,最后只能矮子里拔高个,重任落在了新近提拔的总经理助理老王同志的头上。
所里认为商务价格没什么好谈的,那优势就跟天堑差不多,关键在于如何说服韩方他们产品的技术可靠性,而王海乔是钛板项目的技术带头人,由他出马想必是不会有问题的。
周景听到这嘴角不自觉地牵动了一下,暗想难怪呢,在他看来研究所把事情考虑得过于简单了,或者说他们对韩国社会了解得太少。
有过所谓的“汉江奇迹”后韩国一跃成为新兴的工业强国,就算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但韩国人仍是自信心爆棚,在他们眼里中国制造何时能与日本制造相媲美了。
若非如此,徐志斌又何须心心念念让周景给三钢以及中国制造做宣传呢,别看韩国人在网上一提到日本就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