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温子念闻言笑了笑,稍稍带着几分嫌弃的摸了摸鼻子,漫不经心的说:“知道,当然知道,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人外有人’呢!”>
古逍轻笑道:“那你觉得‘天外有天’指的是什么?”>
“这还有啥,我师叔都说了,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还有人,所以呢,做人就得低调一些,不要太过放肆,也不要觉得自己很厉害很不可一世,要心怀敬畏!”>
古逍轻轻点了点头:“心怀敬畏?嗯,不错不错,为人处世,以此约束自身,自然很好,不过我口中的‘天外有天’指的是真正的天外天。”>
“真正的天外天?”温子念皱了皱眉,抬头望着日月相叠的天际,联想到藏在海中的铜钟,钟内的别有洞天,以及半山腰上古庙里的云海之境,某种意义上可不就正是一重又一重的天下么?>
温子念便说:“是不是就好比这里,外面青铜大钟别有洞天,大钟又在孤山小乾坤之中,然后又藏匿在大海之中,大圆套小圆,一个世界里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古逍有些欣慰的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温子念闻言楞了楞,挠着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古逍又问:“那你可知‘太初之境’?”>
温子念摇了摇头。>
古逍笑了笑,沉吟片刻又说:“那先天五太,你总归知道的吧?”>
温子念赶紧点头,“知道知道,这我知道,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
“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
“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
“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
“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
古逍连连点头,抚掌而笑:“不错不错,很不错!像你这么个年纪的人,能知道这些着实不错了,不过......我有些好奇,你从哪儿知道的?”>
“我师叔!”温子念扬起下巴,一脸骄傲,“我师叔有一片很大很大的海,里面藏着无数的书卷典籍,假如你想知道什么,你就揣着这种疑惑坐在海面上,垂下鱼钩,就会‘有求必应’!”>
“哦?这么神奇的吗?”古逍挑了挑眉,小声嘀咕道:“我怎么记得,这种‘书海’有些熟悉呢?”>
“嗯?啥?你说啥?”>
“喔,没有,嗯......既然你知道先天五太为何,那么我再问你......”>
“你可知道,如今你我所身处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我哪儿知道,每座小天地不都是一个人心念落在一方大千世界中孕育出来的吗?我怎么知道这一座小天地的主人在想些什么,你看看这......”>
“太阳还不如月亮明亮,月亮又是参差不齐,缺了大半。”>
古逍语气一滞,过了好半晌这才接着说:“那么,大千世界在哪儿?”>
“外面的外面的外面!”>
“我...”古逍微微一愣,气得瞬间高高举起了巴掌,温子念下意识把头一缩,古逍这才想起来这小子并不是自己的徒弟,而且自己的衣钵传人还得靠这小子的牵线搭桥,所以这一巴掌就有些不好下手了。>
“干...干嘛?”温子念缩着头小声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