迹,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陈晔话音未落,台下一阵骚动,记者们纷纷举手,要求提问。
陈晔摆了摆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接着说:“得到这样的结论,当时我也大感意外,确实是匪夷所思,因为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大陈天威皇帝,能够把天下治理得由弱变强,这非常正常,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皇帝骄奢淫逸,不理国政,王朝再由强变弱,最后被取代或者王朝灭亡,亡国之君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可是大陈王朝的最后,它不是这样的走向,而是逆势再一次在极短的时间里,由濒临灭亡,走向极强,恐怕这不是人力所为。遍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还没有这样的先例。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陈王朝出现了如此匪夷所思的结局呢?这一次逆袭跟陈烨有没有关系?后来这个王朝为什么又会销声匿迹,没有任何史料地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呢?谁才是大陈王朝的最终掘墓人呢?”
陈晔再一次停了下来,下面的记者再也按捺不住好奇之心,不等陈晔开口,纷纷举手提问。
一个记者站起来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声问道:“陈博士,刚才你说得到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就仅仅是靠你的数学推理吗?有没有证据来佐证?”
“呵呵,这位记者问得好。”
陈晔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近几十年来,数学在考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也是考古学家的共识。特别是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来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令某些考古瓶颈豁然开朗,不过这也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史料或者文物来支撑。遗憾的是,关于大陈王朝的史料非常少,大陈天威的史料更加少之又少,文物也不是你想找就找得到的,所以研究起来就非常困难,利用数学的多元统计分析来进行定量研究,结论就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今天的论文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加入进来,共同揭开大陈最后五十年之谜。”
“陈博士,你刚才反复强调大陈王朝很少有历史记载,史料很少,能不能再一次谈谈其中的原委。”
看到陈晔停顿下来,一个记者急不可待地问道。
“这个问题我在论文里也谈过,当然也只是推测,为什么大陈王朝的史料很少,一定是人为的原因。要做到这点,这个人一定是权倾朝野。”
“是不是皇帝本人呢?”提问的记者接着问道。
“一般来说,皇帝是不会抹去自己的历史,如果历史事实对自己不利,也只会修改历史记载来掩盖历史,犯不着让自己跟着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那这个人是谁呢,会不会就是那个‘一字并肩王’陈烨?”
一个记者抢过话筒,急忙问道。
“呵呵,这位记者朋友真是单刀直入呀。到底是谁要湮灭大陈历史,现在我也不得而知,也是我下一步要研究的方向。我猜想,湮灭大陈历史的人,就是大陈的掘墓人。”
陈烨哈哈一笑,又一次看了看习校长。
“是啊,大陈王朝在历史上是确实存在,但是因为史料太少,几乎快被后人遗忘,这个谜一样的王朝,有很多未知等着我们去解答,特别需要像陈博士这样的人才去解开历史之谜。”
习校长点了点头,对着陈晔鼓励道。
“习校长,要解开大陈之谜,是不是只要解开‘一字并肩王’之谜,找出谁是大陈掘墓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哈哈,这个问题就要问我们的陈博士了。”
习校长哈哈一笑,再一次看着陈晔说道。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