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有自知之明,你知道就好。”
郁万贯不再和青黛争辩,而是吩咐郁且痕去打扫一间空着的厢房。
郁且痕带着几个下人退下了。
等郁且痕走后,郁万贯突然看了看郁且狂,问道:“老二,疼吗?”
郁且狂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怀疑自己听错了,故而睁大眼睛看着父亲,像个满脸疑惑的孩子一样。
“为父问你疼不疼?”郁万贯的声音突然变得温柔了起来,语气中也夹杂了不少真情与关切。
“还好,孩儿……孩儿不疼。”郁且狂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说话时竟有些结巴。
郁万贯看了看郁且狂,眼神也开始变得温柔起来。突然他扬起了头,神色变得有些黯然,像是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件往事,然后又低声说道:“都说外甥多像舅,老二肯舍己救人,如此英雄行为,倒是像极了当年的子澄公。”
郁且狂明白父亲口中的子澄公指的是自己的舅舅黄湜黄大人,以前父亲总是不让他提起母亲和黄家,非但不让他提起,甚至不许郁府众人说起当年的来到郁府为妾的姨娘黄汐、建文帝的肱股之臣黄湜以及洪武晚年宠冠六宫的敬妃黄潮,以防官府得知郁府与黄家的关系。今日听父亲主动说起舅舅,郁且狂心中不免感觉五味杂陈。
黄湜在洪武年间便颇受太祖宠信,建文年间更是与方孝孺和齐泰成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靖难之役后,燕王得胜,黄湜抗词不屈,被肢解而死,同时牵连九族。虽说成王败寇,但不得不说黄湜生前乃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且他威武不屈,宁可杀身成仁也不归顺燕王,更让世人肃然起敬。郁万贯虽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亦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但崇拜英雄乃是世人之共性,善人如此,恶人亦是如此,只不过恶人虽然崇拜英雄,却无法如偶像般顶天立地。郁万贯也曾是少年,一个心存善念、幻想着拯救世界的少年,后来经历得多了,心态便不复如前。心中不再存有善念,成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但也正是因为曾是少年,曾想过成为黄湜那样杀身成仁、忠贞不二的大英雄,他才会在内心深处敬佩黄湜的人格。
善人也好,恶人也罢,都曾是一腔热血的少年,心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住着一个扶危济困、舍己救人的英雄。时光荏苒,当少年两鬓斑白,尝遍人间冷暖之后,有人依旧善良如当年,有人却早已成了年少时最讨厌的自己。但不管如何,他们内心深处仍旧有一个角落是为英雄所留,恶人也不例外。倘若见到一个如年少时自己所想般的英雄,恶人心中并不会毫无波动。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背离初心,不可能再成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了。
“父亲,舅舅……舅舅他……”郁且狂想说很多很多话,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郁万贯长长地叹了口气,郁且狂火海救人让他想起了十五六岁时自己的梦想。那时他也鲜衣怒马、爱憎分明,不似现在脸上总是挂着一个讨好别人的笑容。那时他想当官——当个廉洁为民的父母官,造福一方百姓。可是自秦时变法图强起,历朝大多重农抑商,大明更是如此。他是商人之子,想要当官可谓难上加难。后来他又见识了好友的虚情假意、亲戚的嫌贫爱富、师长的冷嘲热讽……尝遍人情冷暖、看透世间虚伪后,郁万贯的性子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不再一腔热血,而是满腹怨念;不再爱憎分明,而是圆滑处世。后来因为一桩案子,他到了官府,见到了为官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媚上欺下、大耍威风的样子。他不再像年少时一样觉得这些为官者面目可憎,反而觉得权力是如此的可爱。受此刺激,他决定一定做做个有权力的人:他要有威风、处处受人尊敬、要用手中的权力改变“重农抑商”的现状。
他要有钱,更要有权。
少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