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了门口。
郁且狂指了指这些菊花,自信满满地说道:“花道博大精深,又闻姑娘最喜菊花,在下便准备了二十多盆菊花送给姑娘。如今桂花已败、百花凋残,而姑娘又是喜花之人,若无凌霜怒放的菊花装饰厢房内外,只怕会觉得秋意萧索,也会心生辜负晚秋之感。”
早在郁且痕来到门外时,徐云怡便已注意到跟在他身后的那些捧着菊花盆栽的下人们。她虽然极爱菊花,但因为送菊之人乃是郁且痕,因此并没打算接受这些菊花,正要开口拒绝时,郁且痕突然从怀里取出了两本书,而后骄傲地说道:“在下手里的乃是一本《刘氏菊谱》和一本《百菊集谱》,都是关于菊花的专著。在下近日研读,可谓收获颇多,姑娘不妨看看。”
说完郁且痕便十分得意地将手里的《刘氏菊谱》和《百菊集谱》递给了徐云怡,满脸都是被肯定的满足与得意之感。
徐云怡博览群书,恰好又十分喜爱菊花,因此对这两本书的内容可谓滚瓜烂熟。而郁且痕却想当然地认为若是徐云怡读过这两本书,她定会像自己一样到处炫耀,以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尊重,却不知自己不过是一瓶不满半瓶摇,和徐云怡炫耀这些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鲁班门前班门弄斧而已。
心中越是自卑,越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才会费尽心思地向外人炫耀自己。郁且痕便是这种自卑的人。
读书为的是修身养性、增长知识、提升自己,若单纯只是为了与人交谈时有炫耀的资本、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而读书,变失去读书的初衷,也很难真正理解书中的内涵。读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大用处,但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往往都是厚积薄发,因而读书不该太过功利。
徐云怡没接郁且痕递给自己的书,只是淡淡地说道:“菊花颜色各异,而《刘氏菊谱》一书也根据颜色对菊花做出了高低贵贱之分,即以黄为正,其次为白,再次为紫,而后为红。”说着徐云怡来到房外,先指着一盆黄色的菊花说道:“若我猜得不错,此乃《刘氏菊谱》里提到的单花小金钱。”然后又依次指着余下的菊花说道:“这是喜容、这是垂丝、这是小金玲、这是白麝香、这是鸳鸯菊、这是金杯玉盘、这是波斯圣女……”
等徐云怡把二十多盆菊花的品种一一说了出来并毫无错误后,郁且痕才意识到遇到了行家,因而他也不敢再向徐云怡炫耀,只好趁徐云怡不注意时偷偷把那两本书收回到怀里。
“花道博大精深,既有种花养花之技,又有插花修花之艺。同时花器的选择、花材的剪理、成品的美感,都是需要静下心来认真研究的学问,心浮气躁者是很难学好花道的,三公子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徐云怡缓缓说道:“不过立冬已过,已快到小雪,此时已然入冬,并非还在秋末。三公子能找到这么多盆开得正旺的菊花,丝毫没有凋敝之意,也算是不容易了。”
徐云怡前面说的那些话虽然不太友善,但后面那些话却明显是在夸郁且痕,因而郁且痕心中还是有几分得意的。为了挽回之前丢的脸面,他急忙想了一句描写菊花的诗,然后故作镇定地说道:“正是!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菊花恬静悠然,怪不得连姑娘都为之倾倒。”
听郁且痕说起“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这句话时,徐云怡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人,“我是喜欢菊花,可我喜欢的是她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至于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哎……”徐云怡的声音越来越小,语气也越来越悲凉,说到最后时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世上真的有人因为这句话而喜欢菊花,也真的有人恬静优雅、宛若秋菊。”一旁的郁且狂开口说道,语气也有些凄凉。
郁且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