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过年一直有吃饺子的习俗,皇帝祖籍虽在凤阳,但他很早就就藩北平,早已习惯了北方的生活。bei京人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格外丰盛,四喜丸子、红烧鲤鱼、红焖肘子等菜自然最为常见,但当之无愧的主角还是得数饺子。
饺子可以说是中国人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吃食了,尤其是北方,几乎逢年佳节都要吃饺子。饺子原名“娇耳”,为东汉张仲景发明,据传张仲景在南阳为官时,见冬日里不少百姓衣不蔽体、饥寒交迫,他心中怜悯,便在面皮里包上羊肉、胡椒等祛寒药物并让病人食之,避免他们耳朵上生冻疮,名之“祛寒娇耳汤”。这“祛寒娇耳汤”即后来的饺子,自此之后,“祛寒娇耳汤”在慢慢流传开来,后来北方也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还产生了”冬至吃饺子,吃完不冻耳“的说法。(饺子在宋代被叫做“角子”,元代、明代被叫做“扁食”,清朝才称其为“饺子”。因为大众对饺子这个名字最熟悉,“扁食”则比较陌生,因此书中还是采用了清朝“饺子”的叫法,与史实不符之处还请大家见谅。)
按理说除夕夜宴的主食便该是饺子,这样也与大年三十的时间相契合。但朱云怡毕竟生在皇家,除夕夜宴并非家宴,而是皇帝用来犒劳宗亲功臣的平台,背后的意义远大于几道菜品,因此既不能失了皇家风范,能要让宗亲和功臣感受到被重视,因此不能像民间那样以饺子为主食,再配以几道平时吃不到的好菜。正因如此,皇帝才特意吩咐朱云怡除夕夜宴的菜品要以丰富与豪盛为主,至于美味与否则不是最重要的。
与除夕夜宴不同,今晚乃是家宴,吃饭的都是一家人,因此朱云怡便学起了民间吃饺子的做法,准备把今晚的家宴变为”饺子宴“。
这九种饺子各有地方特色,也均十分美味。其中芋饺是流行于福建、浙江及江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等地的小食,闽北等地也将其称为“枷鞑仔”、“嘎拉泽”,芋饺由芋子制成,口感软糯嫩滑。据传当年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后继续长驱南下,占领浙江后便向福建进军,当时闽北百姓不满元军暴行,于是将芋子和地瓜粉包上肉陷做成三角形状的饺子,并将之命名为“枷鞑仔”,闽北话读作“嘎拉泽”,所谓“鞑仔”乃当时对蒙古人的蔑称。做好“枷鞑仔”后,当地百姓下锅煮食,以此泄恨。不曾想这样的“枷鞑仔”却美味异常,因此逐渐流传开来,后来不断改进,慢慢便形成了如今的芋饺。
锅贴南北皆有、老少皆宜,制作锅贴时需先擀好面皮、调好馅料,将之包成饺子形状,然后把包好的饺子置于平底锅中,加入油和水,煎熟后撒上葱花即可。朱云怡今日煎的锅贴是韭菜鸡蛋馅的。
煎饺与锅贴口感相似,很多人也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认为锅贴便是煎饺。但二者并不一样,不能将之混为一谈。朱云怡做的煎饺是鸡肉冬笋馅,因为安成公主爱吃煎饺,故而她便特意多做了些。
鸳鸯饺属四川广安吃食,顾名思义,鸳鸯饺便是有两个小饺子组成的饺子联合体。向来是两情相悦的象征,故而也象征着夫妻恩爱、琴瑟和谐。朱云怡给太子夫妇、汉王夫妇以及三位姐姐、三位姐夫都做了鸳鸯饺,希望他们吃了鸳鸯饺后都能如鸳鸯般相亲相爱
蟹黄蒸饺乃扬州的特色小吃,淮扬菜在中华菜系里独占风骚,蟹黄蒸饺又是淮扬菜的一道经典小食。其馅料由蟹黄、蟹肉、虾仁、竹笋、海参等食材组成,口味较为清淡,但海鲜味较浓。做好后上屉,以旺火沸水蒸之。
翡翠水饺乃山东莱州府的著名小吃,之所以被叫做“翡翠水饺”,是因为颜色翠绿、宛如翡翠,故而名之。面粉本是白色,与翠绿之色并不搭边,但心灵手巧的庖厨会先洗净青菜,
(本章未完,请翻页)
然后挤出青菜里的绿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