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众人便抵达了山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我于七月离京,距今已有两月,不知家中父母是否安好。”站在峰顶,徐云怡突然感叹道。
“小姐放心,刚刚得到消息,家里一切安好!”钟叔站出来说道。
听到家里一切安好的消息后,一个发自心底的幸福的微笑在徐云怡脸上泛滥开来。
竹沥姑姑在地上铺了一块布,把酒菜从食盒里取出来并摆在了布上。
“既然家里一切安好,小姐也无须多虑了!快过来吃点菜、喝点酒吧!”竹沥姑姑笑着招呼徐云怡。
徐云怡喝了一口菊花酒,觉得甘甜清冽,味道虽不如自己在家时亲酿的,但总体而言也不算太差。
菊花酒下肚后,徐云怡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她又问钟叔:“三哥和三嫂呢?”
“还是老样子!三少爷对三夫人依旧冷淡,三夫人也依旧郁郁寡欢。”钟叔答道。
徐云怡知道三哥三嫂向来如此,也不盼望他们的关系能有多大的改善,所以也没说什么。
正要吃一口重阳糕时,众人忽然听到身旁的灌木丛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钟叔立即握紧了刀柄,像鹰一样炯炯有神的双眼紧紧盯着灌木丛。
一个身穿月白大衣的男子从灌木丛里钻了出来,随着爽朗的笑声,那人说道:“徐姑娘别来无恙!”
又是郁且狂!
还是郁且狂!
哪里有徐云怡,哪里就有郁且狂!
郁且狂斜眼盯着钟叔,笑着对徐云怡说道:“徐姑娘可真会选地方!这笠帽峰虽然不高,但视野开阔,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去处,倒让我想起了杜甫登上泰山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徐云怡可以相信木樨坞的相遇是巧合,可以相信砚山湖的相遇是巧合,甚至可以相信鸣雁楼的相遇是巧合,但这么多的“巧合”之后,徐云怡不再相信今日还是巧合。
徐云怡意识到郁且狂一直在跟踪自己!
“苏州府多平原而少山丘,况且笠帽峰高不过百余丈,何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说?”想到郁且狂一直在跟踪自己,徐云心里有些生气。
郁且狂哈哈一笑,自嘲道:“郁某不如徐姑娘饱读诗书,关公面前耍大刀,让姑娘见笑了。”
瞥见布上的酒菜后,郁且狂收起了笑嘻嘻的表情,认真地向徐云怡请教了起来:“当日在方府时,姑娘给方府送了一些美食,郁某有幸,得尝由姑娘的巧手做的菜品。郁某今年已是而立之岁,却是第一次尝到那么美味又别致的食物,尤其是那道桂花酒酿圆子和桂花糯米藕……那道桂花酒酿圆子……桂花糯米藕……”
说到桂花酒酿圆子和桂花糯米藕时,郁且狂的神色突然变得悲伤起来。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两道菜的菜名,眼泪似乎就要夺眶而出。
徐云怡心想她可能又想到了什么伤心之事,所以虽然厌恶他跟踪自己,但始终没有说什么刺激他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青黛是个直性子,她气恼中秋之夜方入骨的行为,听到“方府”二字后,她便气愤愤地骂道:“方老儿还敢吃小姐送去的美食呢?我家小姐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做了那些美食,结果到了方府后他却疑神疑鬼,以为我们也像他一样卑鄙无耻,会在菜里下毒。我家小姐光明磊落,怎会像他一样卑鄙无耻。”
单纯率直的青黛让郁且狂少了些悲伤之色。他知道青黛说的是气话,也知道青黛所言不假。
郁且狂认真看了看布上的酒菜,发现了几道熟悉的菜——桂花鸭、桂花红糖元宵羹和菊花豆腐汤。
看着这三道菜,往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