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一也;再者颜真卿的《争座位帖》、《裴将军帖》乃是行书,而非楷书,此为二也;此外宋徽宗赵佶虽以瘦金体名传于世,但《夏日游石淙诗并序》乃是摩崖碑刻,为唐时薛曜所刻,并非赵佶所书。瘦金体确为赵佶所创,但薛曜才是瘦金体之祖,赵佶在模仿演习薛曜的书法后,才慢慢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体。”徐云怡答道。
虽然不太明白徐云怡在说什么,但青黛知道徐云怡的话一定会让徐盈盈感到难堪,于是徐云怡刚刚说完,她便立即拍起了手,高兴地叫道:“好!”
郁且狂脸上那个耐人寻味的微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赞赏的笑意及肯定的眼神。
果然如青黛所料,听了徐云怡的话后,徐盈盈的脸慢慢涨得通红。
徐盈盈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瞧姐姐这个记性!哎,年纪轻轻就容易忘事儿了!”
为了掩饰尴尬,说完这句话后,徐盈盈立即打开了“三分堂”的门,并把徐云怡、郁且狂等人请到了里面。
“三分堂”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前、右三面墙上都挂满了各种书法及拓本,虽然不知道真假,但数量却着实不少。
徐云怡粗略扫了一眼,发现三面墙上的书法作品可谓应有尽有,徐盈盈之前提到的《贤士帖》、《古诗四帖》、《自叙帖》、《快雪时晴帖》、《奉橘帖》等也挂在上面,连《兰亭序》在挂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却不知是谁的摹本。
有了上次的教训后,徐盈盈不敢再在徐云怡跟前炫耀“三分堂”的书法。她只是让徐云怡尽情观赏这些作品,等徐云怡观赏好后再比赛即可。
徐云怡自幼便开始学习书法,并拜沈度、沈粲、解缙等书法大家为师,于楷、草、行、行楷、瘦金体等皆有所学。因此看到“三分堂”的这些名家大作时,徐云怡也不管它们是真品还是赝品,立即耐心细致地观赏起来。
每到一幅字或拓片之前,徐云怡都会慢慢观赏。徐云怡发现其中虽然有一些赝品,但也不乏真品。
郁且狂也是喜好书法之人,尤其喜欢草书,在草书里又最喜狂放多变的狂草,于是他也来到这些书法和拓片跟前慢慢观赏起来。
徐盈盈本来还想向徐云怡和郁且狂炫耀三分堂里的这些书法,但想起徐云怡的博学多识,她只好拼命忍住想要炫耀的冲动,无聊又无奈地等着徐云怡和郁且狂。
好不容易等徐云怡和郁且狂欣赏完这些书法和拓片后,徐盈盈长舒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对两人说道:“妹妹,这就开始吧?”
徐云怡点了点头。
三分堂的右侧放着两张用来写字的桌子,每张桌上都摆好了写字要用的笔墨纸砚,倒像是徐盈盈早有准备一样。
“写字不能少了笔墨纸砚,这笔是湖笔,墨乃徽墨,纸为宣纸,砚则是端砚,定不会委屈了妹妹的巧手。”徐盈盈指着桌上的笔墨纸砚说道。虽然已经少有收敛,但字里行间仍是炫耀之意。
单从外观上看,两张桌子上的笔墨纸砚并无不同之处。于是徐云怡和徐盈盈咯选了一张桌子,等朱砂和徐府家丁为她们研好墨后,两人正是开始比赛了。
比赛规则很简单:两人各在一张宣纸上几句自己最爱的诗词歌赋,最后交由裁判郁且狂评判,至于用何种字体则有本人自己选择。
写字时徐盈盈握笔的手动得很快,宛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相较于徐盈盈,徐云怡握笔的手动得较慢,也更为小心和稳重。
没过多久,徐盈盈和徐云怡先后完成了作品。
徐盈盈先迫不及待地向众人展示自己的书法,乍一看她写的字诡异变化,宛如鬼画符一般,但细细看后却让人觉得潦草中不失美感,凌乱中不失规矩,倒也赏心悦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