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期限?所有朝臣们都是一愣,紧接着就是一阵懊悔,本来这是个十分简单的办法,可惜却偏偏没有想到。而朱佑樘更是高声叫好,当下立刻同意了杨廷和的建议。不过就在杨廷和退下的时候,眼睛却忽然看向站在后面的一位年青官员,而这个官员在看到杨廷和的目光时,却是露出一个淡淡的微笑,同时身子微躬,好像是向杨廷和施了一礼。
“后生可畏!”杨廷和用低不可察的声音自语道。他看的那个年青官员正是兵科给事夏言,今天在上朝之前,这位官小但位置却是极重要的员外郎找到自己,并向自己献上了这个两全之策,着实让杨廷和吃了一惊,同时对夏言也更高看了一眼。
而站在最后的夏言虽然面上淡定,但心中却也有些无奈,虽然这个两全之策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以他现在的身份,却根本不能在朝堂上讲出来,否则绝对会得罪一些与蔚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交好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这个办法其实也是在帮朱厚炜,毕竟他很清楚,以现在金银币的发行量,大明户部是绝对不会让铸币权掌握在朱厚炜手中的,所以与其被大明户部收回,还不如拖延一下时间,让蔚王殿下将铸币这件事做完。
夏言(1482年7月14日-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汉族,贵溪(今江西贵溪)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
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言登进士第。初授行人,后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明世宗继位后,夏言疏陈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将其全部夺还民产。他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因议礼而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累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其后被擢为首辅。后逐渐失宠,又为严嵩等所构陷。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因支持收复河套,再遭严嵩诬陷,终被弃市处死,年六十七。明穆宗时复官,追谥"文愍"。夏言所作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及《南宫奏稿》传世。
大明朝堂上的决议很快就传到了朱厚炜的耳朵里,不过他在知道这件事后,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反正他主要的想法就是让货币适应现在的商业发展,只要给他一段时间,将金银币发行下去就行了,另外只要大明皇家曙光银行还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由太康公主朱秀荣暂时代理行长,那么有没有铸币权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至少现在对他来说是这样的。
另外大明朝廷想要掌握金银币的铸造,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们若是想要铸币,那么就需要庞大的金银储备,现在朱厚炜为这个问题头痛,以后就得有劳大明户部的官员头痛这件事了。
不过朱厚炜也没打算在这件事上看笑话,而是借着这件事,让他又想到一个借力用力的好办法,只要这个办法用的好,倒是可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不过就在朱厚炜考虑着怎么利用大明户部收回铸币权为自己牟利的时候,却忽然被一个好消息给打断,而当他听到这个好消息时,心中一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也终于落了下来。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