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津、青岛、成都、广州的工业、商业协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各个行业都在纷纷组建自己的行业协会,因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同行之间联合起来后,对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加强了。二是行业内外若是有了什么纠纷,则可由协会出面调解,争取做到两方都满意,不必事事都闹到衙门而伤了和气。
在北京由于朝廷所在地,许多朝廷官员的家人也参与其中开办了许多工厂和参与商业活动。如大明首辅杨廷和的公子杨慎,大学士谢迁的五儿子谢豆、大学士李东阳二儿子李兆同等朝廷大员的家人,他们由于是官宦人家不屑与商人争夺协会理事位置所以理事都由大商人担任,他们就是明朝的官商。
当然了这些协会的组建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行业之间集体抬价、以势压人、行业垄断等等,这些问题也都已经出现。对此朱厚炜已经让王鏊等人帮忙,草拟一份工商协会管理法,到时呈给朱佑樘完善。以解决现在协会管理比较混乱的局面。
接到朱厚炜的召集,杨慎、谢豆、李兆同和钱百万等几个行业协会会长第一时间赶到,然后是大姐太康公主朱秀荣、两个舅舅寿宁侯张鹤龄、建昌侯张延龄。等人全都到齐之后,朱厚炜站起来,将有些嘈杂的场面压下去,然后这才说道:“各位,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支柱,经过这两年的发展,想必大家也都看到了工业、商业的广阔前景,本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只不过今天请大家前来,是有一个在工业、商业发展时遇到的问题,想请大家前来协商解决!”。
“蔚王殿下,咱们的工商业不是办的挺好的吗?无论是工人还是产品的销路,好像都没什么问题啊?”朱厚炜的话音刚落,立刻有个开工厂的朝中官员子弟叫道。朝廷一些官员自从跟着朱厚炜大搞工商业以来,他们这些人的家人在工商联合会都挂着名,有的还是协会内的重要人物,所以他们与当初相比,早已经不是那些只懂的吃喝玩乐的贵族纨绔子弟,而是对工商业已经有了相当了解的新型贵族的工商业主。
“笨蛋,怎么没有问题,我们谢家新建的那座千人纺织厂,现在就面临着原料不足、资金产能的危机,再这么下去的话,估计今年就得赔钱经营了!”对方的话音刚落,大学士谢迁的五子谢豆立刻跳起来说道。经他这么一提醒,不少人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对谢豆的话表示了赞同。朱厚炜对他们开放的只是水泥、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和捕捞业、运输业等低附加值产品,玻璃、钢铁、电报、高端机加工还是掌握在朱厚炜手里。
“谢兄所言不错,我们工商业的发展虽然迅猛,前景也十分广阔,但问题却很多,原料不足,资金不足大部分的工厂恐怕都有开工不足的问题,可为了留住工人,咱们却还要开出工钱,相当于白白花钱养活了工人,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这种亏本生意可不是咱们应该做的!这几年由于大量的工厂开工你们的原材料会不会受到限制和供应不足,产能的扩大资金会不会短缺?”。
朱厚炜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挥舞着手臂说道。听到他的话,不少人都赞同的点了点头,其中以好几个坐在最后面的大商人感触最深。别看他们都是工商联合会的理事,但是在这种聚会上,却还只能坐在最后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然有钱,但却不像李兆同、谢豆他们这些贵族子弟有权势,在收购原材料时,自然抢不过别人,所以他们的工厂的开工率也最低,虽然不至于赔钱,但却也没赚多少,几年来几乎就只看着别人赚钱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蔚王殿下,你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产品的产量的确是个瓶颈,不过这种事可急不来,关于原材料开采、采购,开工不足、资金紧张确实对今后的发展有影响。”朱厚炜的话音刚落,旁边坐着的谢豆立刻一脸担心的说道。不管是官宦子弟还是一般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