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国独立战争骤然降临之时,各殖民地联盟的各种毛病更是暴露无遗。甚至到了即将开赴波士顿参战的最后关头,出征部队仍然是一副乱七八糟的混乱景象。防守纽约-哈德逊河地区的大陆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查尔斯李将军是这样描写当时的情况的:“开到这里的大陆军第一师是没有武器的,有好几个营没有毯子、帐篷和营房设备。德克萨斯征召的第27营,是被认为最好的部队之一,也没有带武器来。查尔斯李将军报告说,他所指挥的第一师是不适宜于开上战场的。
在费城附近的公路上,有300辆辎重车停着……我们可以用下述的事实来说明当时的混乱状态:当军队正苦于武器弹药、衣服不足之时,满载兰芳王国购买和支援武器、军服还在林奇堡25英里的供给线上,而且在那里已停留了几个星期。有几个营缺少5000支步枪,昨晚才得到。攻城时迫切需要的各种火炮的零件和弹药,也分散在铁路供应线上的几百辆车厢中。”
诺克斯维尔西北3里处,原来有1500米国民兵守卫着拉斯瓜斯马斯。这是通往费城途中的一个战略隘口。1545年6月24日,英国增援部队司令谢夫特命令惠勒将军率1000人进攻这个阵地。经过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几乎不费吹灰之便打跑了米国人。这下子,谢夫特更加神气起来。他哪里知道,实际上米国人早就奉命撤退了。
这场仗与其说是一次胜利,莫不如说更像是一场“大炮打蚊子”般的游戏。
不管怎么说,夺取诺克斯维尔毕竟打开了通往费城的道路,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士气。当谢夫特获悉米国援军正向诺克斯维尔集结时,他决定趁热打铁,再次教训教训这些胆敢顽抗的米国人。
7月1日,谢夫特率部大举进攻诺克斯维尔东北的一个小村和该市东部沿延伸的圣胡安高地。路的北面是凯特尔山,南面是圣胡安山,两山夹道而立。
岂料,米国人并不好对付。埃尔卡内的1000名守军与5000名英国人整整纠缠了一天的时间,而不是谢夫将预料的2小时;突击圣胡安高地的英军更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占领了阵地。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人数上处于1:5劣势的米国人却顶住了英国皇家陆军最精锐地部队,造成了英军1385人的重大伤亡。
这一仗打完,英军人人心惊肉跳,瞻望前景,更是不寒而栗,要知道,埃尔卡内和圣胡安高地只是米国人主要防御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的前哨而已。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理查得戴维斯沮丧地写道:“若再有一次7月1日这样的战斗我军就非撤不可了。”就连一向无所畏惧的英国猛将怀特,在攻打凯特尔山表现出众的他也备感气短心虚,他写道:“到目前为止,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赢了,但是米国人打得非常顽强,面对现代化的兰芳王国生产的步枪、机枪向这些战壕冲锋,真是太可怕了。我们必须得到帮助,需要几千人、大炮以及食品和弹药。”
此时,不幸染上重病的谢夫特少将更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整日愁眉苦脸。他强撑病体,爬起来拟了两封十万火急的电报。
一封是向英国殖民地总督威迈斯告急求援;另一封则电告英国本土,说形势严峻,请求批准他的部队立即撤军并再次增兵。
兰芳王国首都金陵王宫国王朱厚炜、王后林梦雪、王子朱瑞、首相严世藩、国防部长胡宗宪、总参谋长徐渭(徐文长)、皇家陆军总司令解双虎、皇家海军总司令汪鋐、皇家空军总司令杨慎、皇家火箭军总司令王阳明、国民议会议长夏言、财政部长兼兰芳银行行长李平、外交部长张彩、商务部长郑晖、皇家情报局局长杨宇轩聚集到一起讨论关于如何支援米国的独立战争的问题。
从米国回来的王阳明首先介绍了米国独立战争的进展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