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韩兄过誉了,若论策论六部尚书大人以及卞大学士和韩大学士都在我之上,领这策论第一的头衔实在是有点过誉了。”赵斌挥挥手辩解道。
“赵大人,我可没说假话。就在去年那场审定您《报告》的那场御前会议上,蒋大人可是亲口承认您的这篇《报告》是开国以来的策论中水平最高的。您不领第一,谁领第一呀。”
“哈哈哈,那也只是蒋大人欣赏在下才这么说的。我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有数。”虽然知道韩愈这是借机夸自己套近乎,但是听了这么一段吹捧,赵斌心里也是非常高兴。
看到赵斌被自己说高兴了,韩愈立即低下声小心翼翼的说道:“我还听说,最近门下省在组织策论改制,其改制的模板就是来自于赵兄的《报告》。韩某不才,也想为策论改制出一份力。”
赵斌顿时恍然大悟,韩愈在这儿等着自己呢。
自从自己的《报告》通过后,门下省在卞青檀的领导下组织起了对策论改革的研究,并且让赵斌提供指导思路和推荐人选,韩愈自然是听说了此事。因此便想借着与赵斌套近乎的机会,让赵斌把自己推荐进门下省。
当然了赵斌并不是不想答应韩愈,他早就看过韩愈的文章确实属于上乘。但是若要是这么轻易的答应了他,让别人知道了,非得有更多的人找过来不可。于是赵斌卖个关子,看看韩愈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韩兄想要为这次策论改革贡献智慧,令我十分敬佩。只是此事乃门下省之事,与我虞衡司没什么关系啊。”说罢,赵斌装作难为情的样子摇了摇头。
“赵兄,谁不知道您和卞大学士关系颇为密切,他的儿子卞云杰还是赵兄的弟子。您若是说不上话,那别人就更说不上话了。况且韩某还听说,去年的考功第一名,皇上还在工部和锦衣卫之间犹豫。为此昨日特下旨让吏部再写一道详细的折子,详细禀报两部去年的功绩。不过依韩某所见,这第一名非工部莫属。”韩愈用略带神秘感的眼神看着赵斌,像说评书一样说道。
赵斌看着韩愈那令人捉摸不透的眼神,忽然恍然大悟,韩愈就是吏部的考功主事,这折子还不得是他亲自起草吗?于是赵斌把心一横在心中说道‘这事就这么干了,就当是给跟着自己辛苦了一年的兄弟们涨涨工资。’当然了对着韩愈可不能说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大白话。
“韩兄,赵某细读过你的文章。在赵某看来,韩兄的文章条理清晰、用词准确,而且简明扼要,简单几句便能抓住重点。一看韩兄就是有非常深厚文辞功底。赵某仔细想了想,韩兄确实是研究策论新法的得意人选。今晚回府后,赵某便修书一封差亲信给卞大学士送去,向他推荐您去门下省为此次策论改革出力。”赵斌故作沉着冷静的说道。
听到赵斌这么说,韩愈顿时心中大喜。紧紧的握住赵斌的手说道:“那就拜托赵兄了。”
“包在赵某身上。”赵斌拍了一下胸脯向韩愈保证道。
两人又聊了十几分钟近日朝廷里和各地的趣闻后便听到擂台之上再次传来了裁判的声音。
“各位观众请安静一下,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说罢擂台周围的观众席和城墙上都安静了下来,静静等待着总决赛对阵双方的登场。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