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让,平民根本就消费不起。
而在之后的规划中,不管是授予世人烹调之道,还是日后到秦国整顿天下民生,这两样调味品的普及都是个问题。
以如今而论,绝大多数的平民是吃不起盐和糖的,甚至是白饭吃一年这都是唏嘘平常的事儿,更别提价比黄金的盐和糖了,顶多就是拿粗糙的盐石擦擦,沾些味道罢了。
咸和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味觉,糖分和盐分也是人体日常所需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赵诗雨能把这个问题解决,能让全天下的人都吃得起盐和糖,那可谓是大功一件!民心势必会倾向赵诗雨这一边!
所以这就需要赵诗雨早早布局,就像是草纸、酒楼一样,这些零零散散的发明,日后经由秦国这个机器转换后,便是统一天下的重要支柱力量!
说了那么多,回到问题本质。盐的问题还好说,赵诗雨已经心有定计,只是这糖比较难搞~~
如今世面上的糖多数是南方楚国的商会,在南越之地奔走行商换来的,七国之中真正产糖的少之又少,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原料!
除了甘蔗和麦芽,如今的中国地区已经没有其他的产糖原材料了,赵诗雨向塞外胡商打听的甜菜又没有个音信,所以关于“糖”的进度就此止步不前。而如今这个极度甜香的红英果,却给赵诗雨打开了一扇门。
这红英果的甜度,已经与甘蔗很接近了,用来制糖绝对没问题!只是这红英果适不适合大面积种植,繁殖能力如何?这些都是未知数。不过好歹也算是有了一些眉目,让赵诗雨心中宽慰了不少。
宽慰过后,一想到等下回去要干的事儿,赵诗雨又是发出了阵阵哀嚎,瘫在坐榻之上,久久不愿起身……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