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目光注视下。
赵封还是站了起来,手持朝笏道:“大王。”
“臣乃武臣,并非文官。”
“有关于赵贵族处置大王却是问错人了。”
“臣只知道上阵杀敌,不懂政务。”
显然。
赵封并不打算开口说什么。
“无妨。”
“伱尽管说,哪怕说错了,孤也不会怪罪你。”嬴政淡淡一笑,一挥手。
摆明了就是让赵封去说。
“虽说上将军是武臣,有可能说出来的处置之策有些不切实际,但吾等也愿意恭听一二。”王绾带着几分笑意的开口道。
“是啊。”
“上将军可明言。”隗状也是立刻道。
摆明了。
听这王绾的语气,显然是要看笑话一样。
见此。
赵封也没有再说什么,当即道:“赵国贵族与我大秦诸多贵族不同,他们是根深蒂固的士族传承,虽然掌握着诸多的田地,诸多钱财,但其中也有不少能人异士,这些人有许多可为我大秦所用,为我大秦治理一方。”
“臣以为。”
“可铁腕与仁德兼行。”
“对愿意投效我大秦的赵国贵族,如若他们愿意效力大秦,入大秦为官,尊我大秦律法,可保留他们一部分田地,视投效之人而定。”
“当然。”
“对待那些不愿意臣服我大秦,意图与我大秦顽抗到底之人,必须以铁腕镇压。”
“杀鸡儆猴。”赵封十分平静的说道。
听着赵封所言。
大殿内的群臣都是带着几分异彩之色,显然没有想到赵封作为一个武臣还有如此刚柔并济之策。
嬴政听到后,也是眼前一亮。
已经被大秦征服的韩不比赵,相比于赵国的疆域,韩仅有三分之一,人口也是少了大半,这些治理方式自然是要有所不同。
“赵卿之策的确可行。”
“诸卿觉得如何?”嬴政笑道。
“儿臣附议。”扶苏当即附和道。
“儿臣附议。”胡亥也是立刻开口。
“臣等附议。”满朝文武纷纷附和。
显然。
赵封之策相比于一个仁德太过,一个铁腕太过,互相糅合了,的确可取。
“尉卿。”
“传诏韩非,就让他以赵卿之策施行。”
“对待愿投效我大秦效力的,可让其家族保留部分田地,十成收之七。”
“对待那些不愿臣服的,铁腕镇压,诛之首恶,余者为奴,家产充没。”嬴政当即下诏。
尉缭自然是当即领命。
“好了。”
“有关赵地贵族处置已定。”
“接下便是议定大营组建。”
“赵卿已为我大秦护军都尉,尊上将军。”
“可组建大营。”
“而以我大秦如今国力,的确也可扩建一大营,镇守赵地,更镇天下。”
“孤,此新大营当设立三主营。”
“对于主将人选,赵卿可有奏?”嬴政看向了赵封道。
此问一落。
让朝堂上不少大臣都面带失望之色。
大营组建,三个主营,这就代表着将会有三个主将之位。
主将之位,掌十万大军,掌兵权。
这自然是许多大臣也想要推举上去的。
哪怕是在军营之中,也有许多战将与这朝堂上的大臣有所关联。
“启奏大王。”
“有关新营主将,臣推举原臣之副将屠睢,以及章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