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折损五千余人。”
“以攻城劣势取得如此战果,大胜。”
李信一脸激动的禀告道。
“情况有些不对劲。”
桓漪却是表情严肃的摇了摇头。
“上将军何处此言?”李信不解的问道。
这一战打下来。
他函谷大营锐士悍勇出战,死战不退,这都是他们亲眼看到的,而且楚军也是殊死抵挡,只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挡住。
“你觉得我大秦对楚国动兵的消息楚国会不知道吗?”桓漪开口道。
“的确。”
“楚国在我大秦必有暗士。”
“我函谷大营如此大规模的动兵,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李信说道。
“正是如此。”桓漪表情严肃:“哪怕我大秦不动兵攻楚,此城的楚军兵力也不会低于五万。”
“毕竟昌平君镇守陈郢城兵力就是如此,楚国也必然会对等。”
“可此番攻城,楚军看似殊死守城,可他们的兵力却低于五万之数,而且在我军破城之后就迅速的撤离了此城。”
“不仅如此。”
“前沿多个城池也相继被我军攻占,虽然都是楚军殊死防守,但他们仍然在后撤,根本于我军而言不恋战。”桓漪眉头紧锁道。
“上将军的意思是楚军在诱敌深入?故意放弃了这几个城池,让我军进入楚国?”
李信也是一个能将,只是桓漪几句话就明白了关键。
“自攻入楚国起,楚军就未曾正面与我军交战,一直都是且战且退,虽然一直都装成了誓死守城,但还是丢城太过,短短十日就被我军连续攻克了六座城邑。”
“这有些太过诡异了。”桓漪沉声说道。
“上将军。”
“是不是楚国内乱还未结束?”
“据属下所知,楚国可是有三个大族掌握着极大的权柄,只怕与楚国新王不合。”
“所以在这边境防守上有所疏漏。”李信试探着道。
“不可能。”桓漪一摆手,转过身看着城中已经平息的战场。
“纵然楚国再如何内斗,但他们的兵力不弱于昔日的赵国,放眼天下,楚国如果国力聚合也是强国。”
“他们就算再如何斗,吾大秦打来了也绝对不会边境连十万大军都没有。”桓漪十分肯定的道。
“那此番我军该如何?”
“暂缓进军?”李信问道。
“派几支斥候骑兵深入楚地探查。”
“查探楚军是否有埋伏。”
“除此外。”
“大军暂缓进军,原地休整。”桓漪当即下令。
“诺。”
李信当即领命。
这时!
“上将军。”
“末将刚刚探查城中的粮库,里面粮食已空,根本就没有粮食。”
“在我们破城之前就已经被楚军给搬空了。”
一个副将快步来到了桓漪面前禀告。
“提前就将粮食运走了,楚军根本就没打算与我军固守坚斗。”
“项燕,他究竟想要做什么?”桓漪眉头紧皱。
此刻。
他心底隐隐有着一种不安感。
虽然短短十日内就先后攻占了楚国五座城邑,最为坚固的丹阳也被他攻破,但这似乎是楚军诱敌,并非真正的战果战功。
楚国。
一座处于高山峻岭拱卫的城池。
名为楚方城。
此城被誉为是楚国真正的屏障,抗秦屏障,易守难攻。
纵然是百万大军处城前,最终也要落入这万军都难以破开的城前,最终被城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