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俯瞧,是著名的乌江,一千八百多年前,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就离这里不远。
“为什么把沈姑娘送到皇宫去了?本王接到你的信,立刻派人去追。但没追上。”燕王走到一处悬崖。面对着滔滔的乌江,沉声问道。
朱隶站在燕王的身边,想象着近两十年前项羽别虞姬时的悲壮场面。心生感慨,听到燕王的问话想都没想。很自然地说道:“猜到四爷会担心沈洁的安危,派人阻拦,所以晚送了半个月的信。”
“你不担心沈姑娘的安危吗?”燕王显然听出了朱隶话出自真心,语调微微缓和了一些,当日收到朱隶的信,称请左都督徐增寿将沈洁接到皇宫。燕王立刻遣冯三虎漏夜返回北平,想阻止此事,将沈洁孤身送进皇宫,一旦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朱隶到底怎么想的。
不料几天后冯三虎回报说徐增寿已经带着沈洁走了半咋。多月,追不上了,燕王听后大发雷霆,朱隶也学会先斩后奏了!!
然而一个多月前燕王看到朱隶一身疲惫地回来,递给他的却是一张南下的资料图时,窝了几个月的火瞬间消失了。沈洁的事也一直没问,直到今天,听到朱隶劝降的一番话。才把沈洁的事情重新提出来。
“很担心,但这事也只有沈洁能做。”朱隶的思绪仍在两千年前徘徊,顺口回答。
“你是担心本王破城后伤害朱允烦的性命,让沈洁呆在朱允坟身边。想让本王有所顾忌?”燕王终于将心中的不满说了出来。
顾忌?朱隶听得心中一惊,立马收回了思绪,坏了,这事考虑得太不周全了,让沈洁去皇宫的计划早在三年之前就定下来了,可惜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不能对燕王说,就是说出来,燕王也不会相信,不说原因,燕王当然会有此误会。
朱隶心思一转,侧过头微笑地看着燕王:“当日王爷曾说过,如果破城,朱允坟由阿四负责,王爷对阿四从未失过信,阿四怎么会用沈洁来掣肘王爷?!送沈洁进宫,是阿四觉得应该在宫里安排个人手,以便将来攻城之时,内外有个照应,而这个事情,交给沈洁最合适。”
燕王闻言暗暗吃惊,靖难打到现在,燕王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虽然他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但他很清楚的知道,光有信心是远远不够的,一天没有迈进南京城,就一天不能妄言此战结局,而朱隶将沈洁送进皇宫时,燕王还没有想到绕开济南,直赴南京。
朱隶确实是目光远大,一步一步都做好了神
他怎么能想到朱隶虽然对靖难的过程一无所知,却对靖难结束的时间知道得清清楚楚,更想不到预测未来的能力是朱隶在明朝最大的优势。
“把燕飞留在南京,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朱隶心中苦笑,将燕飞留在南京。纯粹是为了燕飞身体考虑,但燕王此时这样问,朱隶却不得不点头。
“小四,你认为我们很快就能打到南京吗?”燕王问的轻松,朱隶却听出燕王声音中微微的颤抖,可以想像他心中的期望。
“四爷,阿四这一圈走回来。知道民众最盼望的一件事情,就是结束战争,他们并不在乎谁来当皇上,京城中也是一样,没有人愿意再打了,灵璧一战,朝廷已经大伤元气。短时间内没有能力征集军队与我们对战。只要我们能够尽快攻到南京城下,这场战役是该结束了。”如果历史不会改变,燕王进京不过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朱隶耸然能
定。
燕王闻言兴奋地拍着朱隶的肩膀。充满豪情地说:“明天大军继续南下,目标淮安。”
淮安距离灵璧两百多里,隶属凤阳。由朱允坟的姑父,驸马爷梅殷驻守。朱元璋驾崩前,曾嘱咐过梅殷。让他辅助年幼的朱允烦。
梅殷是朱元璋次女宁国公主的驸马,汝南侯梅思祖的从子,所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