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表现得太出色,怕他有异心对朱允坟不利。朱元樟是对的,在朱隶的辅佐下,燕王确实如虎添翼。
今天他再次表现出了他的出类拔萃,皇帝由朱元璋换成了朱林,处置的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朱隶坦然地注视着永乐帝,他已经不是十年前的朱隶,就算永乐帝真要杀他,他也不会像十年前那样引颈就戮。
永乐帝似乎读懂了朱隶的目光,微微一笑说道:“谁想杀你,除非联死了。”
朱隶的双眼瞬间模糊了,永乐帝收买人心的手段,日臻成熟。
永乐元年十一月,朱隶在一个月中当了两次爹,得了两个儿子。朱隶乐坏了,然而比朱隶还高兴的是永乐帝,一直担心朱隶无后,如今终于有了。然后永乐帝又开始用看牲口的目光看着朱隶。
朱隶哪能不知道永乐帝想什么,在上书房中正式跟永乐帝摊牌:立储,不然带着全家老小玩失踪。
朱隶知道永乐帝从国家社稷出发,真希望他继承大统,但这只是永乐帝的一厢情愿,别看靖难时有不少主和派,那是因为对立双方都是朱家人,无论谁当皇帝,天下仍然姓朱。换成朱隶就不一样了,虽然朱隶也姓朱,但这头猪不同于那头猪,朱隶要是继承大统,天下绝对大乱,除了靖难的这些人会绝对支持他以外,其他人都会转而支持朱元樟的其他儿子们,战争将不可避免,就算打胜,也会让国家经济倒退十年。
最主要,朱隶根本不想做皇帝。
按照大明的规矩,皇帝登基后应该尽快立储,朱元璋登基的同时,就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允坟登基后,也很快立了自己的长子朱文本为太子,朱林登基一年多了,却迟迟不立太子,朝廷内传闻永乐帝拿不定主意立长子朱高炽还是立次子朱高煦,这确实是让永乐帝犹豫的事,同时让永乐帝迟迟不立储的原因,是永乐帝始终没有放弃对朱隶的希望。
朱隶在谨身殿为朱高煦求情一事,在京城里传得风言风语,朱隶在永乐帝面前说话的分量大家都清楚,为朱高煦求情,是不是朱隶在立储问题上站在了朱高煦一边?
立储,已经是安定朝廷人心必须做的一件事。
“你希望联立谁为储?”永乐帝平静地看着朱隶。
朱隶微微一笑,心道:我知道你希望我说立朱高煦,你也知道我是朱高炽的师傅,一向是偏爱朱高炽的,反正不管立谁,只要不
“皇山中早弓定下来了,何必问阿四。”
“联知道你希望联立长子高炽,哎,高炽虽然不能武,但文不错,而且跟武将的关系也不错,能笼络住武将,最主要的,有你这个师傅做后台,想反他的人也反不动,就立高炽吧。”
朱隶适时地喊了一句:“陛下英明!”
永乐帝脸一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朱隶毫不掩饰地哈哈大笑。
永乐帝也无奈地笑了。
这介。世上,只有朱隶敢在永乐帝的面前如此的放肆,很多时候,朱隶甚至根本没有把永乐帝当成皇帝,永乐帝却很喜欢与朱隶的这种关系,他也很清楚,除了徐皇后徐仪华,也只有朱隶跟他是一条心,也正是如此,朱隶在没有外人的时候,跟他根本没有君臣之分。
纷纷扰扰的立储之事在算是毫无悬念情况下结束了,朱高煦虽然因为朱隶曾在大殿上为自己求过情而曾寄希望于朱隶,希望他能在立储的问题上向着自己,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他更明白朱隶对他和他胖哥哥的看法,虽然每次看到朱隶对他的胖哥哥真挚的笑容,他都气得想杀了他的胖哥哥。
随着立储的结束,永乐二年的春天也过去了,这个春天在皇宫里还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小皇子朱高爆因严重水土不服病危,为了救儿子性命,苏蕊只好带着孩子大年初二返回了北京,朱隶很想集自护送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