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人都说,妈祖很灵,出海前拜了妈祖,一定能平安回来跟着进来的沈洁插嘴道。
从宋朝起,人们开始建妈祖庙膜拜,直到现代,出海前拜妈祖的传统仍然盛行着。
朱隶闻言心思一动,问道:“郑大人现在在哪里?”
“大概上船了,我们回来时看他到往海边走。”沈洁说道。
“我去找他,燕飞回来了让他上船找我。今晚我们不回来了让侍卫守好门,注意安全。”朱隶边说边走了出去。
为了便于管理,大部分人仍然住在船上。朱隶上船后很快在三层的海图室找到了郑和。
“三宝,出来一下,有事跟你说。”
郑和放下手里的东西,跟着朱隶走了出来:“什么事?四哥
“沈洁说她们在妈祖庙见到你了。”朱隶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向二楼主船舱走去。
郑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从小就知道妈祖,我们那里的人也很信奉妈祖,上岸见到妈祖庙,就去拜祭了一下。”yu.et
“小我在想既然大家都信奉妈祖,不如趁着我们这段时间没事,给妈祖造一个大庙,重塑金身,保佑我们此番下西洋能一帆风顺朱隶停住脚步,望着郑和认真地说。
以前只有人到过南洋,对于西洋人们非常陌生,况且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大海的习性,看似平静的大海,下一分钟就可能掀起滔天巨浪,将人和船吞噬的无影无踪,人类在大海面前,渺小的犹如一粒灰尘。
从刘家港到这里,船队在海上航行了不过两个多月,就有很多人产生了惧怕心理,逃走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给大家一个信念。让大家觉得虽然海上航行危险,并不是有去无回,逃兵的事件会越演越烈。
怎么说服大家此行能平安见池,允能平安的回来,朱隶只经想了好几天…
石小路的几句话,让朱隶想到了借助妈祖稳定船员心理的办法。
“建妈祖庙?!”郑和也诧异地站下了。
“你觉得如何?”
“好啊!真是太好了,谢谢四哥。”
郑和的一句话,将朱隶造愣了:“谢我做什么?”
“妈祖长得很像我的母亲。
”郑和也有心重建妈祖庙,但他的想法却与朱隶的大相径庭,朱隶一提出来。郑和脱口而出。说出口才觉得不好意思,低声解释道。
“哦?像你的母亲?”朱隶也去过妈祖庙,在朱隶的眼中,妈祖确实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
朱隶并不在意郑和的想法,他知道郑和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对母亲和家乡的东西都有一种深深的怀念。
“一会燕飞来了,让他起草一份奏折,快马送往京城,请圣上为妈祖赐个封号,做我们就做大一些。”朱隶忽然来了灵感,拍拍郑和的肩膀道。
“赐个封号?!”郑和闻言一阵激动,他真有些当妈祖为自己的母亲了。
“今晚我们就把这件事情详细地计划计划,明天动工。”朱隶正说着,看见燕飞敏捷地跳上甲板小向他们走来。
建一个大的妈祖庙,同样是沿海淡民们多年的心愿,只是官府对妈祖不重视,打鱼的都是穷苦百姓小实在拿不出钱来兴建庙宇,建庙之事一直未能实现。
船队准备兴建妈祖庙的消息一经传开沿海的百姓一个个奔走相告,喜笑颜开,比过年还高兴。
召集工匠的告示刚贴出来,立刻有近千人前来报名。有些人提出不要工钱,只要管三餐就行。
住在太平港的一个富商听说要修建妈祖庙,决定捐献一些木材,朱隶当然不差哪几个钱,但兴建妈祖庙本身就是为了制造声势,捐献这样的事情不仅不能拒绝,还要大力宣扬,因此特别举办了一个排场很大的捐赠仪式,那富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