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章节
“郭大少,瞧您说的,您能上小店吃饭,是小店的荣幸,哪用您付钱啊,您消消气,小二有眼不识泰山,您别跟他一般见识,回头在气着您。()78542598745878546”听着掌柜极尽巴结的声音,朱隶微微蹙眉,似乎能看到他此刻堆满了假笑的脸,和不停鞠躬的媚像,再有钱的商家,在这个重农的时代,在官府面前都没有什么地位,何况这个中等客栈的老板。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那个所谓的郭大少一定是个官府少爷。
“哼,敢向本少要饭钱,真是瞎了眼了,看在您的份上,本少今天暂时留他这双招子,若有下次……”
“不会不会,郭大少什么时候高兴了想来吃顿饭,尽管来,小店有机会孝敬郭大少,小的我做梦都能笑醒。”掌柜的继续一筐一筐地送高帽,那个郭大少终于没再说什么,听着大门咣当一响,似乎带着人走了。
一名店小二进雅间送茶水,朱隶低声问道:“刚才那个郭大少是什么人?”
店小二看了朱隶一眼,大概觉得朱隶长得还算比较温和,同样低声答道:“听说过北京城的郭义郭侯爷吗?郭大少爷是他的独子,唉,人家有个好老子啊。”店小二摇头叹息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朱隶和房宽对望了一眼,同时说道:“郭义?”
郭义是当年随永乐帝起兵的八百亲兵之一,也是最早跟着永乐帝到北平就番的人,年龄比张玉、陈亨等人还大,只是当年官职比他们小很多。靖难三年,郭义多数时间负责北平的守备,永乐帝登基后,封郭义为成安侯,任北京总兵,仍然负责北京的防务。
这两年,永乐帝考虑到郭义年近六十,想将他换下来颐养天年,暗中透过几次话,郭义硬说自己身体很好,还能在为永乐帝看几年大门,这北京总兵的位置,愣是守得死死的,一直不肯放手。
朱隶来北京之前,永乐帝曾跟朱隶提过此事。
对于郭义,朱隶的印象虽深,但谈不上交情有多深,一来靖难三年,朱隶始终同永乐帝一起在外面打仗,唯一的一次守城战,郭义还没有参加,跟着永乐帝去了大宁。
再者军中欣赏、追随朱隶的将领虽然是绝大多数,但就是有一些看不上朱隶打仗的,这些人中就包括郭义,用郭义的话说,朱隶打仗太滑头了。
朱隶并不在乎别人对他打仗怎么评价,不过既然意见不同,难得的几次碰面中,朱隶也很少跟郭义谈什么,若论年龄,郭义算得上朱隶的长辈,偶尔愿意教育朱隶两句,朱隶不爱听,每每只是笑笑,找借口离开。
不过郭义的事情朱隶倒时有听说,知道他娶了六房老婆,前面五个老婆给他生了七个女儿,最小的六姨娘肚皮争气,终于在郭义四十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也是郭义唯一的一个儿子。
看来这个吃饭不给钱的公子爷,就是郭义这个生下那天就被当成宝儿的儿子。
永乐帝的脸明显沉了下来,这种仗势欺人的行经,一向是永乐帝深恶痛绝的。
“房宽,启程回京。”永乐帝冷着脸,掀开门帘走了出去。
房宽忙紧走几步,吩咐禁卫准备马车。朱隶和沈洁互相打了个眼色,大气不敢出地跟在永乐帝后面。
朱隶与永乐帝等从天寿山回来三天后,小芸、索菲亚等京王府的大队人马到了北京,由小小的将军府改成的京王府一下变得满满的,到处都是人,朱隶也借此机会开始广招工匠,打着重建京王府的名义,开始为修建紫禁城招人。
第一批人当然包括多年前沈洁找到的工匠蒯富。
朱隶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承天门,后改名为**的设计者——蒯祥,这一年,蒯祥十岁。
都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三岁能不能看老朱隶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