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惨败
永乐帝不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旁,而是修在了北京的天寿山,这一决定在朝廷曾经引起过巨大争议,但永乐帝的理由找得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多么博大的气魄,多么宽广的胸怀。大臣们想反对也找不出词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冠冕堂皇的借口。
其实说借口实在有点冤枉永乐帝,永乐帝自己守了二十年的北京,深知北京的重要性。不然也不会把朱隶派到北京住番,但番迟早是要撤的,朱隶也必然是第一个被撤番的王爷,撤了番,谁守北京?只能是天子。
迁都,实在是势在必行。
在北京兴建皇陵,在加上朱隶在北京大兴土木,建所谓的王府,但规模却不是一般的大,朝臣不是傻子,多少总能猜到点什么。
天寿山皇陵于永乐七年开始动工兴建,虽然有专人负责,但总的筹划调度,永乐帝都推给了朱隶,反正紫禁城也在兴建中,朱隶也没推辞。
由于朱隶的赊账策略,四大盟这个冬天都很安静,偶然来犯的蒙古散骑,被守城护卫轻松打跑。
虽然忙,但一切都在掌握中,井然有序。
四月中旬,朱隶安排好手中的事情,同吴晨一起去接石小路母子。
齐昕比朱隶早一个月出发,早早迎上了石小路和孩子们,并一路将石小路等接到了莲花山小住了几天,等待朱隶的到来。
五月的北京满目碧绿,处处显现出盎然的生机。
心情好看什么都好。
朱隶的这句真理被石小路再次验证。
马车方进北京城,石小路的眼睛就不够用了,左顾右盼,不停地向朱隶问这问那,朱隶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燕飞的话一项不多,这一年明显把石小路憋坏了。
见到等在大门口的沈洁、小芸和索菲亚,石小路像是终于找到了组织,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跑起来还跟小燕子一样,以让人眼晕的速度,一头扎进沈洁、小芸和索菲亚怀中。
“我想死你们了。北京太漂亮了,树也高,天也蓝,这王府不错,比南京的那座好,你们想我吗?我已经尽快来了,路上累死了,对了,我去莲花山了,那里的景色真美……”
石小路的思维跳跃性太大了,除了沈洁、小芸等三人,恐怕在没有人听得懂她在说什么。石小路也没打算让别人接话,一个人叽叽喳喳地一直说个不停。
于是沈洁也得出一个结论,这一年燕飞对石小路照顾得不够好。
其实沈诘这么想绝对是冤枉燕飞。朱隶带着沈洁、小芸等离开的时候,石小路已经有了身孕,接着生孩子,坐月子,燕飞一直全程陪护,就差没有把石小路含在嘴里了,可就因为燕飞太紧张石小路了,什么也不让石小路做,哪里也不让石小路去,加上没有沈洁、小芸陪着说话,石小路才感到憋得慌。
到北京跟沈洁等人住在一起,是石小路盼了一年的事情。
跟在石小路身后的丫鬟婆子,恐怕也是头一次看到石小路如此疯狂的举动,一个个定在原处。直到小芸大喊一声:“孩子在哪里?让我看看。”石小路才雀跃着,带着沈洁等到后面的马车里看抱在奶妈怀中的孩子。
老2是个女孩,燕飞早就在飞鸽传书中告诉了沈洁等。小儿女长的非常美丽,眼睛像燕飞,大大的,睫毛很长,石小路非常自豪地抱过来,话题又迅速转移到孩子身上。
“相公说二丫长得跟我一样,不过我觉得二丫的眼睛长得像相公。”
二丫是石小路跟女儿起的小名,二丫的大名叫燕紫陌。
有了石小路一家的京王府,每天都跟市场似得,热闹非凡。
躺在床上,听着孩子们的吵闹声,妈妈们温柔的训斥声,朱隶很满足,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