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擦了擦满嘴满脸的鲜血和雨水,低着头踉踉跄跄地走向大门……>
当然,这是他的光荣。>
第二天他们控制的几家报纸,就开始大肆渲染楚公假传圣旨,故意陷害邓国公,毛奇龄奉旨调查,揭露其不法之行并面斥之。最后楚公恼羞成怒,并对其进行残忍毒打,呜呼,我大明何时竟出如此逆臣,可怜毛奇龄奉旨办事,居然被毒打至面目全非连牙都掉了好几个。>
更可怜的是邓国公,以重病之身惨重陷害,冤得都快六月飞雪了。>
当然,这些没什么卵用。>
明军还是迅速完成对襄阳的包围并开始架设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两个军加重炮旅总计五万大军,将金声桓困在襄阳。>
龙兴天子情绪稳定。>
不但情绪稳定,而且准备给楚国公封郡王了,虽然大明的郡王通常都是死了追封的,但从崇祯封李自成为秦王开始,这个规矩已经打破,连异姓藩王都封何况郡王。再说以楚国公目前的身份,目前的功劳,本来也配得上一个郡王,无论嘴上怎么说,其实大家都明白,是他挽救了大明,否则无论李自成八十万大军下江南时候还是多尔衮大举南下时候,大明也都差不多该没戏了。>
一个郡王很合理。>
很显然皇帝陛下并没在意楚国公假传圣旨陷害忠良的事情。>
再说金声桓算个屁忠良。>
他和杨庆狗咬狗,对于龙兴天子来说并不是坏事,如果杨庆能在襄阳城下碰个灰头土脸,那么无疑就更加完美了。不用多了,只要金声桓能在襄阳撑到冬天汉江封冻,杨庆就很难继续打下去,明军炮火的确凶猛,可对后勤的依赖也更大,像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这样的武器,没有水运补给是很难维持进攻的。更何况那襄阳城也不是随随便便能打开的,这些年金声桓的财力几乎全堆在这座要塞了,不说铜墙铁壁,也是目前大明最顶级要塞之一。>
只要金声桓能撑到冬天,皇帝陛下就可以出面了。>
以调解人姿态出面。>
联合李自成,桂王,张献忠这些人一起向杨庆施压,逼迫他放弃对襄阳的进攻,然后金声桓再向他服个软甚至卖个萌。而一旦杨庆的军队受挫于襄阳,那么他的不败神话也就彻底打破,他部下对他的忠心也将出现裂痕。>
这就足够了!>
就让这座襄阳城,成为皇帝陛下逆袭的转折点。>
然而……>
皇帝陛下太高估金声桓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