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刘国轩射击。>
但刘国轩等人无视飞来的子弹。>
久经训练的他们在城墙上全速狂奔着。>
清军的火绳枪又不是机枪,几个火枪手打完一轮没击中,基本上就不可能打出第二轮,倒是墩台另一边穿过门洞射来的子弹更危险,很快就有一名突击队员倒下。但这时候完全陷入了无视一切状态的刘国轩等人,踏着遍地的清军死尸,转眼间就无比神勇地冲进了墩台下。>
两名部下紧靠着墩台四手相握,刘国轩一踏中间,两人同时用力向上一抛,顺势跃起的刘国轩立刻就攀上墩台。>
海上炮击已经停止。>
面对突然出现在炮口前的刘国轩,正在重新瞄准的清军猝不及防,紧接着就被他一枪击中火药桶。>
在短枪后坐力推动下,刘国轩顺势翻落墩台,落地瞬间他抱头滚进门洞,还没等进去头顶天崩地裂的爆炸响起,一名早就躲进去的部下一把将他拽进去,紧接着伴随头顶夯土的塌落,门洞两旁完全被尘埃淹没……>
“真乃勇士也!”>
杨庆看着这一幕感慨道。>
“冲啊!”>
他前面一名军官很受刺激地大吼一声,紧接着身先士卒冲出,然后城墙上原本负责掩护的明军蜂拥向前……>
这就算胜利了,只要控制左右两座墩台和中间城墙,明军就获得了稳定的立足点,而后面另一座墩台已经被舰炮摧毁,这一座被刘国轩炸毁,中间这段城墙就完全在明军掌握下。而左右两座墩台的残骸可以充当防御点,无论其他墩台的炮弹还是清军沿城墙的反击,都可以被这两座墩台阻挡,中间城墙是安全的。>
然后……>
然后关杨庆屁事,他就是来装个逼振奋一下士气的。>
刘国轩等人很快被挖出来。>
不过他们都只是震晕了,实际上他们藏身的门洞并没塌,只是气浪震得有些狠,护国公亲自为他们诊断一下确信都没生命危险,剩下就是送回船上救治。>
紧接着一门分解开的二十斤臼炮就被小艇送到岸边,然后抬到城墙下用绳子拽了上来,就在步兵建立防线的同时,完成组装的臼炮对着远处炮台射出第一枚开花弹。但这只是开胃小菜,因为很快明军工兵就爆破开了城墙,小艇又把更可怕的四十斤臼炮送了过来……>
这个没法吊到城墙上。>
二十斤臼炮实际上根本没多大点重量,单纯炮管也就才不到一百五十斤,至于底座是木头的。>
但四十斤臼炮就不行了,不但不可能吊到城墙上,而且就是从海上向岸边运输也需要专用小艇,甚至铺设轨道才能穿过沙滩。不过在忙碌到天黑后,第一门四十斤臼炮还是被这样运过了,加入对实际不足四里外大沽口南炮台的轰击。>
清军无力反击。>
万斤巨炮又不可能转向这边。>
其他使用炮架的重炮倒是有能转向这边的,但有效瞄准射程又不可能打到明军炮兵,而四十斤臼炮是架在城下专门的环形炮位的,这是臼炮又不需要直瞄。>
唯一有效的反击就是出击。>
但无论他们的骑兵还是步兵都在明军排队枪毙面前纯属送死。>
第二天随着明军步兵再次夺取一段城墙,把控制区距离拉近到了炮台不足两里外,一种更可怕的武器登场了……>
“护国公,请!”>
陆战第二军重炮旅旅长毕恭毕敬地对杨庆说。>
此刻他们面前是一个相当简陋的铁架子,用螺栓连接的铸铁部件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只不过直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