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个肉。”>
胡旭是肉食动物,赵津麦比较拘谨,就没加,两个人一起,要了个肉。>
“肉?”黄三石确认了一遍:“胡旭这小子,还有麦麦,就点了一个肉?没说要什么肉?”>
“没有。”>
“给他们做个唐僧肉吧?”黄三石想了想,跟何老师嘀咕:“拿素鸡做,能省一点。”>
“哈哈,好。”>
一家四口,在那里窃笑。>
又过了一会儿,电话再响起,这会儿彭玉畅接的,听着对面也是怪声怪调,听不出来是谁,最后还是何老师过来点菜,对方要了个鸡骨酱,这是道本帮菜就是小鸡儿炒冬笋,这个时间点,冬笋在热的地方已经过季了,他们这边儿还有个小尾巴,算是吃最后一茬了。>
“看来今天是禽类专场啊,又是鸭的又是鸡的。”>
之后,就再没有电话过来了。>
……>
中午过去一会儿,季铭就到了地方。>
他没有推箱子,因为按照他拍《遇仙降》的经验,村里的路虽然都有石板水泥了现在,但其实不太好推,而且也不是到处都有,偶尔断掉一点,还得拎起来,所以他背了个包,反正就住一晚上,为了避免穿脏衣服,带了一身换洗,带了一双鞋,还有睡衣挺大一个包也塞得满满的。>
深吸一口气。>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空气是多么舒爽,这会儿气温大概十二三度左右,微寒,但很舒适,尤其空气特别新鲜,整个肺腑都为之一清,啊,怪不得小数民族人家唱歌的嗓子就是好,主要是空气好,水好啊。>
“这是苗族村落,是不是?”>
跟拍摄影师点头。>
“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季铭看着木制的房子,江丛其实是苗族和侗族聚居的地方,季铭当初也见识过很多苗族的风俗。比如他当时给李姐姐她们带的礼物,就是侗族的东西,特意挑的,避免买了苗族的。>
季铭最近正在准备写论文,还没定题,比较发散。>
“苗族的飞歌啊,知道么?他们的民歌就叫飞歌,因为都是山岭啊,而且唱的特别高亢,然后忽上忽下,一个不注意,这个调儿就一下翻上去了,吓你一跳,所以就像在飞一样,特别灵活,灵动。”>
后期到这个地方,肯定要给他加特效:季老师小课堂时间。>
“啊~”季铭说完来了一嗓子,就是平着去,声音在腹部,走走走,直线上升到头腔,突然炸开,仿佛飞鸟啁啾之间,来了一个闹场的,于是众鸟皆寂,谧然无声。>
不远处,寂静之后,有人喝了一声高歌,也就一句,但韵味儿十足。>
摄影师给吓了一跳。>
“别掉下去啊,路窄。”季铭安慰摄影师:“哎,你要是掉下去了,你希望我先救你的摄像机,还是救你自己啊?”>
“……”>
季铭笑死:“其实我一个都救不了的,我得先去叫人。”>
“……谢谢。”>
走着走着,穿过斑驳的木板墙,走过光滑的青石板,走过形状各美的梯田,季铭终于看见了蘑菇屋很有苗族风情的一间屋子,第一感觉那不是苗族人住的,是苗族人开的客栈,堆砌了好多苗族人的特色。>
比如那一大串一大串的红辣子。>
啧。>
拾阶而上,季铭凑旁边探了个头进去:“有人么?”>
“有人没?”季铭顿了顿:“那边站着好多摄影师跟导演,我真的要继续装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