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的,瞅瞅人说的,周冲怎么怎么,话剧圈来了个新人,站稳了脚跟,然后又是溥仪怎么怎么,在话剧史上留名啧啧,接着你不得来我们中心演一个?怎么着也得搞到世界话剧圈来了个中国人吧?”>
季铭翻了个白眼,他还真没有这方面的念头。>
去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他是有兴趣的,完全不同的一个氛围,很能够刺激他的创作欲,但是搞什么世界影响力,就很虚了。>
“行啊,您说了算。”>
“一点也不真诚。”顾锐点了点他:“哎呀,来之前我们几个人还说的,你头一回演《雷雨》的时候来我们中心,谁能想到短短时间,就是这么个光景了。”>
“您还感慨起来了,什么光景啊?我们顾大导升职了呗,是这意思?”>
“哈哈哈,没有没有。”>
“您笑的可真恶心。”>
“去你的。”>
顾锐真的升职了,现在也算是沪上话剧艺术中心的中层了,而且带出来的新戏反响也不错,京城那边动静不大,沪上的票房还是非常可观的很多戏会这样的,人艺国话来沪上水土不服,沪上的戏北上也是不受待见。>
这就是文化基因的不同。>
顾锐从侧台看了一眼观众席,已经坐的满满当当了,各个年龄层的都有:“要是每场话剧都能有这个年龄分布,也不用担心以后没人看了。”>
季铭打算说点啥,就听到顾锐呦了一声:“他老人家怎么都来了?”>
“谁啊?”>
他还真不清楚,这些东西也轮不到他来接待。>
“马立人马老先生啊。”>
季铭“啊”了一声,这位是他拿白玉兰时候的评审主席,而且这位当初也是给了他很高评价的,季铭在沪上话剧圈的口碑,可以说有相当部分是靠这位老先生的几句话。>
他得赶紧过去。>
顾锐吊在后头,马立人在退休前就是他单位的,现在也还有名誉职务呢。>
“您来了啊?”>
“哈哈,如雷贯耳啊,怎么能不来?”马老先生精气神极好,爽朗大笑:“我看《雷雨》的时候就想你得再演一个大戏,能好好发挥,全方位的发挥,后来看你去拍电影了,就想着这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没想到今天就能看到了,不错不错。”>
季铭受宠若惊,这位还一直关注他呢:“都是老师们给我机会,我就尽力演好。”>
马老先生点了点他:“说得好,咱们演员,就是这四个字;尽力演好。尽力了,还能演不好么?演不好的,那都是没把力气、心思都用上的。能做到这四个字,我就信你这台戏一定不会差。”>
“哎呀,我有点紧张了。”>
“哈哈,你千万别紧张,今天人可多着呢,你要是出篓子,那可就有意思了。”老先生还挺嗨皮的,他自己是几十年的舞台成精,一点儿也不觉得登台有什么紧张,什么环境,就是练好了,排好了,心里有数了,上台就是。>
季铭点头。>
“行,去准备吧,好好演。”>
季铭确实好好演了,对于这位一贯肯定他的老人家,他是有理由多出一份力的。沪上对北派话剧的认可,肯定没法跟京津地区比的。但《末代皇帝》并不是典型的人艺话剧,它还有原来电影的一些视角和叙事,这一口又是跟沪上是比较吻合的。>
当年的亚太中心,十里洋场,百年商埠,是非常开放的。>
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高的期待,高的热度,高的表演,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