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默》入围奥斯卡最佳外国电影这事儿,其实季铭没怎么放在心上,奥斯卡的影响力在于好莱坞和北美市场的强势,但你要说它是个多么有价值的奖项,不尽然。单就这个奖项来说,竞争其实是大的,基本上各大国际电影节,每个国家最优秀的作品,都会去参选外语片,但是这种佳片云集,并不代表奖项归属本身就具有最高价值,因为评选的人单纯来自奥斯卡学院,他们的电影审美,价值取态,甚至政治倾向等等,是天然受限的。>
所以至少对于季铭来说,欧洲三大是他希望追求到的肯定,而从影响力和商业价值来说,奥斯卡或许会更大,但在他心里,确实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目标。>
《默》在威尼斯之后,一直在接触海外发行商,这样一部在欧洲和亚洲一些地区颇有关注度的电影,他们也希望能够以合作发行,而不是卖断的方式来跟海外公司合作,所以也一直在跟各家公司谈。其中北美的一家公司在得知《默》被选送奥斯卡之后,还挺有主观能动性的,表示愿意在北美地区为《默》做公关,也就是奥斯卡的对口宣传包括送样片给影评人看,组织小规模的点映,在影视媒体投放宣传资源等等。>
通常来说,外语片的商业价值大多有限,也不太可能投入很多资源去做这件事情,外国制片方就更不可能所以,《默》的几家权益方商量之后,就签了,反正海外发行的重点在欧洲和亚洲,北美,能有多少就捞多少吧。>
这事儿,季铭甚至都没怎么理会,全都是杨如意代为处置的。>
他现在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精力。>
音乐剧《默》上映之后,可以说在前期宣传和映后口碑的联合推动下,再加上各大媒体给它冠上的各种头衔“音乐剧元年赶英超美顶尖水准世界名剧级别的经典之作”……热度之高,口碑之盛,都是之前难以想象的。>
在天成文化出的观察报告里头,《默》在国内市场,甚至成为能够和《剧院魅影》《猫》相提并论的音乐剧这很了不起,意味着如果有一天这些人打算去看一场舞台剧,《默》就会是他们的首选之一,在经过后期的经营和持续宣传,保持并深化这个趋势,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是国产之光,宣传上多少是有便利的。>
这个状况是最好的一个结果了,比之前各方想象中的还要好的多。>
天成文化已经开始招募新的演员班底了,在季铭之外,他们希望至少可以有三个组可以在国内外同时巡演,这就意味着需要有四五个,甚至更多的演员班底具备登台的条件,那么就相当于《默》要有近百人的演员规模了,即便在《剧院魅影》这样的大戏上,这个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了。>
此外,还得针对大部分小剧场开发特别版本,因为小剧场本身硬件限制比较大,不适合也不需要首演版本那么面面俱到,突出优势,加快节奏,加强感染力,才是小剧场的王道这也是必须做的,甭看小剧场好像不如大剧场,一场下来就是百万票房,大部分小剧场可能就是几万块的票房,但撑不住它数量多呀,光京城就有上百家各式各样的小剧场,每天有几百个团献上不同的舞台演出,从话剧到戏剧,到相声,再到脱口秀,到音乐会……是个不容放弃的领域。>
对于季铭名下的天成文化来说,《默》的巡演也将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不算第一轮这样一个恐怖的纪录性票房,它的年票房达到数千万、破亿级别,都是可以想象的。>
这样的一支王牌音乐剧,对于天成后续制作新的音乐剧项目并且推向市场,更有无可估量的优势可以说,《默》的大获成功,真正开启了天成文化成为一家内容生产商的良性发展。>
光线的王总,在祝贺季铭的时候,就有些酸溜溜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